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课程建设>>国家课程>>数学>>教研动态>>文章内容
攻坚•引领•突破
发布时间:2008-04-11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411,风和日丽。在湖塘中心小学的操场上,六年级的同学正兴趣盎然地测算着自己的步长,并用自己的步长估测着选定目标之间的距离;在教室周围的浓郁草坪上,六年级的同学正全力以赴地玩着藏宝、寻宝游戏;在宽敞明亮的多媒体教室里,五年级的同学正凝神屏息地探索着图形密铺的神奇奥秘;在一片片惊叹声中,五年级的同学们正钦佩无比地欣赏着密铺大师的奇幻作品。趣味浓厚的课堂不仅让学生全情融入,也强烈地吸引了听课老师的眼球,原来这里就是“常州市小学数学教育王冬娟名教师工作室”开展的关于“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的研究现场,工作室的两位老师郭新华和陈彦为大家带来了两堂研究课《实际测量》(两课连上)、《奇妙的图形密铺》。

    《数学课程标准》特设“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是新课程的一个特色。这个领域反映了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提供了学生进行一种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渠道。它是新数学课程中一个全新的内容,理解和把握这个领域,对于数学课程的发展和数学教学的改革是非常重要的。但现实生活中由于很多主、客观因素的制约,虽然大家都意识到它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但它始终是教学实践与研究中的软肋。为此工作室老师甘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领衔人特级教师王冬娟的引领下,开展了基于现实问题的“攻坚·引领·突破”的专项研究活动。本次活动还特地邀请了教研室主任汪履平和资深专家盛宝良老师现场指导引领。在下午的沙龙交流中,两位专家对执教老师精彩的教学设计、智慧的课堂演绎给予了充分肯定,也对工作室的研究精神给予高度评价。他们认为“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数学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数学素养和应用意识,要善于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现象、用数学的思想思考现实问题、用数学的方法提升理性认识。他们同时提出了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如针对每一个具体的课堂如何准确定位目标?如何根据不同类型的实践与综合运用,落实不同的目标?如何在具体的探究活动中更好地实现经历、体验、探究等过程性目标,把江总书记提出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落到实处……

虽然本次活动历时一天,但老师们仍觉得意犹未尽。针对研究的专题大家还有很多问题要探讨交流、很多观点要碰撞争鸣……活动行将结束,领衔人王冬娟校长对本次活动做了深刻的反思总结,希望大家将研究的氛围、研究的热情带入各位成员所在学校、所在子工作室,在寻求突破的同时能为一线教师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帮助与指导。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