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作文研讨课的定位是成长系列活动作文,灵感来源于白露老师的一堂班队课“跳集体舞”。上课的两位老师充分挖掘和利用了这一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资源,整合了班级建设和学科教学:五年级的白露老师是将活动系列化、作文系列化、专题系列化,时时关注育人价值。她组织“大手拉小手”活动,让学生去教一年级孩子跳集体舞,整堂课在前期同一活动的选材、立意、布局等方面指导的基础上,就活动过程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情,将教学的目标定位在人物的细节描写上,给了学生细致的指导。四年级的王晴薇老师力求自己的习作教学做到无痕,即充分利用学生的差异资源,引导学生赏析、感悟,进而挖掘自己的内心感受,进行具体地描写。而我们也能从她的课堂上充分地感受到了。王老师先是让孩子们学跳一段时间的集体舞,每天真实地记录自己的情感体验。课上,通过回放学生学跳时的录像,让孩子触景生情、情动辞发,抒写自己最难忘的一段情感体验。真实地体验、真实地流露、真实地表达,也是真实地成长。
课后,参加活动的老师进行了认真地说课、评课。李老师认为,两位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都对学生的起始状态和差异表现进行了充分地统计分析,年级的意识(包括学期意识)清晰、并具有强烈的前后衔接的意识。指导策略体现多元化,既充分运用了阅读文本资源,也充分挖掘了活动前、中、后的相关资源,指导过程开放,学生互动充分。李老师还针对老师们提出的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困惑,围绕“语文教学和班队建设的结合”、“细节描写该怎么教”、“如何培养学生学会描写细节”、“教师教学中自己要注意哪些细节”等问题和大家进行了交流,并予以解答。
舞蹈是美丽的。“曲和圆”、“动和静”、“刚和柔”、“对比、匀称”、“连贯、变化”、“节奏、稳准”、“精、气、神”这些都是舞蹈美的规律。这一点不仅在孩子们真诚的舞蹈中反映出来了,更从两位上课老师的行课中得到了充分地体现。专家组的吴老师也对二实小老师们在“成长系列作文”中的探索精神表示了赞赏。研究在深化,老师们的思考也在升华,相信在今后的研究实践中,用上我们的“真情”,一定能创造出更多的“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