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书声琅琅 伴我成长——记二实小整班朗读比赛
发布时间:2007-05-1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王小娟 高鸣鸿






文字语言具有感人的力量,当把文学作品从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时候,那感人的力量更为强烈。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比默读有更显著的美育效果。朗读时,朗读者不仅要将书面语言里所蕴涵的意韵表达出来,而且还揉入了他自身的深刻体味和感受,从这个角度说,朗诵是一种再创造。

小学语文课文大多形式与内容兼美,是很好的训练朗读的材料。在前期“成长系列作文——写景类”的研究过程中,我们的学生阅读了大量写景类的文章,并进行了系列的习作训练,应该说活动促进学生丰富了语言,也丰富了情感,整合阅读教学,学生的朗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舞台,促进教师加强朗读教学的研究,语文组通过组织朗读比赛,使教师在了解、把握、分析目前各班的朗读情况的基础上对朗读教学作深入的研讨,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近期,全校整班朗读比赛在校园里轰轰烈烈地进行着。

比赛为期一周,采取整班朗读和个人朗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教材中课文作为比赛内容,由其他年级的语文老师进行现场评分。比赛从学生的读书姿势、情感表达、用声技巧等诸多方面制定了相应的评价细则和评分标准,努力追求朗读中形美和神美的和谐统一。

瞧,低年级的孩子小胸挺得多直,那由于激动兴奋而涨红的小脸让人不得不滋生出由衷的喜爱,稚气的嗓音却也努力地表达自己对课文的解读和对班集体的热爱;中年段的孩子似乎成熟了许多,也自信了许多。无论是整班朗读还是个人朗读,都充满了自信和锐气;高年段的孩子从容了许多,也沉稳了许多,也许是情感体悟更深刻了,也许是同学之间的配合更默契了,凝神静听,朗读的和谐之美在他们中间表现得淋漓尽致。

比赛并非最终目的,而是为了进一步挖掘和利用校本化资源进行学习研讨,促进教师加强阅读教学的研究,重视朗读训练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事实证明:通过比赛,我们又生成出许多新的问题——在倡导阅读的个性化的同时,是否就意味着排斥齐读;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关心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高阅读的效率;如何将听说读写的训练有机整合,在融通中发挥最大教学效益……比赛虽然结束,但这些问题却引发了我们新的思考和追求。

的确,我们的研究在关注课堂教学的同时,触角已同时伸向了更为广阔的学生学科活动。二实小的语文老师始终处于行进途中,他们每天都在思考,每天都在行动,如此心甘情愿、如此义无反顾、如此心满意足……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