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一路走来,终见花开
发布时间:2006-12-2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唐燕萍


12
19日这一天,我起得比往常要早一些,因为这一天,对于我们英语组的每位成员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日子。继上次中期评估之后,我们又一次迎来了“新基础”专家组和其他基地学校老师们的共同研讨交流活动。

上午,由梁小红老师和朱明亚老师为我们上了两节不同课型的研究课,都具有一定的研讨价值和示范作用。梁老师上的是五年级的文化渗透的阅读课,这种课型的尝试在所有的兄弟学校中也属于首例,一堂课下来,让所有参与听课的老师都耳目一新:原来文化和语言点可以这样地巧妙结合,围绕一个主题,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展开,在渗透文化的同时,还教给了学生很多的阅读技巧。朱老师执教的六年级语法课,把原本枯燥得老师们都怕上的语法知识上得赏心悦目。朱老师打破了学生生硬被动接受的传统套路,在1024日“新基础”中期评估时进行了大胆革新,在课堂上,她通过采取让学生主动发现—归纳-运用这一过程掌握语法知识,把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因此课堂也焕发出了以往语法课所缺乏的活力,朱老师的敢为人先赢得了专家们的肯定,在中期评估的课堂教学评比中荣获一等奖。但朱老师并没有停止思考,因为对于语法课这样一种课型,虽然经过实践尝试,有了一定的模式,但要完善这样一个结构,加以推广的话,还有很多细节值得推敲。带着这样的追求,朱老师又进行深入思考,如果说第一次尝试是初步成型,那这一次研讨可以说是定型出炉了。参与活动的其他基地学校的老师在课后的交流会上道出了我们的心声:这样一节课听下来层次分明,给了学生一个清晰的思路,让他们在分层中发现,在理解中记忆,在递进中练习,是一节扎实而又活泼的语法课。说到活泼,又不得不提到老师们听课后的另一个感受:师生间真实交流、情感互动的和乐氛围。这样的课堂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独具魅力的老师和一群生气蓬勃的学生,还有享受在其中的听课老师。我们的课堂追求什么,不就是让学生快乐并有所得,让老师付出的同时也获得幸福感吗?

除了对课的设计的肯定之外,在交流会上,参加活动的上海老师们对于这两节课上学生的表现也赞誉有加,她们观察到孩子在小组活动时都是有序而高效,学生听讲时专注而安静。学生的这些表现其实是日常课堂良好行为习惯的一种折射,所谓功在平时。

这一天除了观摩两节研讨课,受益匪浅外,精彩还远没有结束,下午华师大的左焕琪教授又给我们所有基地学校的老师上了一堂在职教师培训课,内容为英语课堂教学用语,这些课堂用语都是左教授结合自己在国外学到的和书上看到的最新的也是最地道的表达法,左教授用她充满激情、流利又纯正的英语对其中的很多教学用语应用的具体情境都予以了说明,我们不仅对最新的英语课堂教学用语有了了解,同时也沉醉在左教授一口流利地道的英语讲解中。

一天的活动结束了,但大家都有点依依不舍,因为左教授就要回美国了。在最近的几个月中,她参与和引领了很多基地学校的研讨,正是在与左教授一次次的讨论修订中,在课后一次次精辟点评中,我们对英语课堂一些具体课型的把握才越来越清晰。这一路走来,终于见到了花开。如今,这位播洒雨露的人即将暂时与我们告别,但我相信,花儿会继续开下去,而且会越开越灿烂。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