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越洋”对话,共叙教育
发布时间:2006-05-3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朱明亚


为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研讨,从上学期起,我校全面开展了“走进学科异域文化”研究活动。全体教师走进了语文组、数学组分别承办的“含英咀华”、“角色表演”和“观察物体”的三次主题活动。通过领略“异域”风采,直面“异域”文化,学科间达到了资源共享、互动发展的目的。

524日,我校第四次 “学科异域文化”研究活动在阶梯教室举行,全体教师饶有兴致地观摩了外教David的精彩教学并与之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David是一位来自大洋彼岸——美国的专业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一颗不老的童心。听他上课真是一种享受,他总是以音乐、歌谣贯穿始终,并让孩子们在一个个简单有趣的故事中感知语言,在一次次充满童趣的表演中习得知识。我们耳闻David在常州已任教多年,对中国的教育也有一定的了解,大家早就想和他就有关中美教育的问题进行一番探讨、交流。故趁此机会,很多教师都有备而来,积极发问,如:

问:“美国的教师是否要进行课题研究?”

答:“学校并不要求教师做课题,但每位教师每三年必须接受考核,以延续其教师资格。因此教师须利用假期或晚上学习充电,并自主进行有关项目的专题研究。”

问:“在美国,学校是如何评价教师工作的?”

答:“新教师参加工作的前三年接受的考核比较多,校长会随时去听课。如有不尽人意之处,校长会在课后及时告知,有时还会亲自上示范课。若多次帮助之后毫无长进,教师会遭开除。三年之后工作相对稳定,但若出现人为因素造成的严重失误,仍将面临解雇。”

问:“你觉得在美国做老师累还是在中国做老师累?”

答:“这就好比马和其他动物是没有可比性的。因为工作状况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各有各的压力。中国教师要批大量的作业和试卷,每天工作时间比较长;美国教师虽然每天只要工作6小时,但为了维持班级的井然有序,教师必须花很多精力来思考和做大量的准备。曾有参加中美交流的教师赴美国工作,一开始觉得比较轻松,一阶段后也会觉得累,因为在短短的6小时之内要做很多的工作。”

… …

英语组的一位老师还以亲身感受,通过若干个细节向大家介绍了David的敬业精神,老师们听后感动不已。大家深深地体会到,无论在哪儿做老师都不容易,都需要较高的专业素养与可贵的敬业精神,我们所从事的职业决定了我们工作的性质。

这次与David零距离的“越洋”对话,为我校“学科异域文化”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天地,让我们既进一步了解了异国教育,又更明晰了自身所肩负的重任。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