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教育学会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研究会
2004年论文与教学反思评比活动通知
各辖市区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电教中心(馆)、局属学校:
为了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推进应用和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根据常州市教育学会的工作安排,经研究,决定举办2004年常州市现代教育技术论文与教学反思评比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题:
1、对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讨与分析。
2、教育理论、模式、方法与实践的论述。
3、教学资源开发、设计、应用研究与反思。
4、课题研究报告、各种研究方法在课题研究中的实施、研究过程中的反思。
5、教学环境与技术支撑保障体系的研究。
6、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管理的研究。
二、评审条件:
1、渗透新课程理念;
2、注重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直接相关程度;
3、学术意义上的创新和实际意义上的价值;
4、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理念先进,实践积淀;
5、理论的可行性、结论的可靠性;
6、教育教学反思能利用行动研究法,追求以教育叙事的方式反思,形成教育的自我认识,注重改变教学行为的有效性,达到一种自我建构的状态;
7、符合论文和反思的一般要求。
三、具体要求:
1、参评的作品必须是近年的新作,已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的亦可参评,但在省级以上单位获奖的作品和已参加过省级(包括省级)以上评比活动的不得参评。请各辖市区电教机构做好核查工作。
2、参评作品立意要新,具有指导、借鉴价值,应避免仅仅是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优越性的表述、证明和对教学情况作一般性描述。反思可以是多媒体或网络课堂教学中的个案反思,也可以是教育教学资源设计开发中的个案反思,语言要通俗流畅,叙事性强。
3、论文或反思按以下格式打印、装订:
文件格式:
论文存为Word文档格式
页面设置:
纸型为A4纸;单倍行距、页边距默认。
封面:
参评标记—— “2004年常州市现代教育技术论文与教学反思评比活动”字样(放首页左上角)、标题、作者单位、姓名。论文标题的字体、字号自定,标题下方依次署作者单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名称必须完整、准确。
正文:
摘要、正文、引文出处、参考文献、作者资料。“作者资料”包括作者姓名、单位、详细通讯地址、电话、电子邮件地址。(注:教学反思的摘要、引文出处、参考文献可以省略)
4、字数:论文请控制在3000至5000字以内,反思不得少于1000字。
5、每篇论文与反思必须填写申报表,交评审费20元,打印稿一式十五份,同时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到指定电子信箱:djgyjb@{域名已经过期},主题为**单位送评论文与反思。
四、各辖市(区)及局属学校要在开展初评活动的基础上选送优秀论文与反思参评。各辖市(区)选送篇数(其中反思的篇数不得少于25%):
金坛:20篇 溧阳:20篇 武进:20篇
天宁、钟楼、新区:各11篇 戚区:5篇
局属学校每校选送论文与反思各1篇。
请各辖市(区)电教机构和局属学校做好指导、组织及初评工作,以确保选送高质量、有竞争力的论文与反思参评。
五、本次评比将聘请教育科研专家、学科教学专家、现代教育技术专家三方面人员组成评审小组,对参评论文与反思进行认真、公正地评议。
六、本次评比设论文篇和反思篇,各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其中一、二等奖总数不超过获奖总数50%,获奖总篇数不超过参评作品总数50%。获奖作品将以电子文档方式结集发布,同时将选送部分获奖优秀作品参加省级评比。
请教师们深入思考、踊跃投稿。各辖市、区电教机构及局属学校请于9月13日至20日将作品送交常州市电教馆研究培训部。
地址:市劳动中路9号,教科研培训活动中心407室。
联系人:吴 靖 陈佩尧
电话:6644155-106;5813261;5813260
电子邮件:djgyjb@{域名已经过期}
常州市教育学会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研究会
二OO四年三月十日
优秀教育论文申报表
分 类 |
| ||
题 目 |
| ||
作 者 |
|
合作者 |
|
单 位 |
|
电 话 |
|
字 数 |
|
何时发表于何刊物 |
|
获奖情况 |
| ||
内容提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