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集团新闻>>文章内容
二实小“创新优”现场评估之四:生命课堂优素质
发布时间:2018-11-28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11月27日,二实小迎来“创新优”现场评估的第二天。评估组专家们走进老师的课堂,15节课的选择,覆盖了所有年级、10门课程,执教老师涉及到各年龄层次以及各个梯队层面。天宁区政府副区长管黎芳、常州市天宁区教育文体局副局长陶建平、教育科科长周莉、督导室主任杨红妹也陪同专家一起深入课堂考察师生成长。课堂中学生的主动学习、教师的机敏应对、师生互动的重心下移和有机融合都体现了二实小课堂灵动、有成长感的生命特质。

语文:让学习真正发生 让学生真实成长

张轶老师的《曹冲称象》按照“送象→议象→称象”的思路,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吴校长听完课后称赞张老师基本功扎实,课堂上学生有生成,非常灵动,书本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能够巧妙地进行勾连。

刘越老师的教学丰厚扎实,呈现了一堂精彩语文课。学生倾听认真,思维活跃,会记笔记。看了孩子们的习字册和语文书,发现老师日常教学非常严谨认真,将细致落到了实处。

芮艳副校长的绘本阅读课上得十分精彩,饱含张力。师生投入地徜徉在绘本传神的画面和凝练的语言世界里,在老师智慧的点拨下,学生一次次走进书中,走进角色内心,品读画面细节,咀嚼语言内涵。尤其是学生的课堂生成,视角多元,表达精彩。

专家点评张淑嫣老师《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是一堂优秀的语文课。上课沉稳、理性、关注到每个孩子的表达。教学由浅入深,从整体到局部;老师循循善诱,从读到品到悟;关注了学生内心,让学生敢于表达,自主构建,掌握表达方法;学生素养好,会读能说善写。

数学:多维互动 智慧思辨 同生共长

三年级的《间隔排列》,郁丽艳老师带着孩子们从游戏开始了规律探索之行。从间隔现象——数量特点——排列规律——创造间隔。专家称赞郁老师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特点,突出规律的探究过程;聚焦找规律的方法,顺应思维发展规律。

六年级的《认识百分数》,唐琴珠老师和孩子们一起从生活中的比胖瘦引入,通过比投篮技术的高低,到引入百分数以及意义的理解。在冲突的不断碰撞中,孩子们不断感受两个量之间的关系。课堂在师生之间、同桌之间、小组之间的多维互动中不断推进,孩子们在智慧思辨中建构概念、同生共长。

英语:积累渗透 自然应用 自信成长

积累渗透重在日常。石亚静老师和戴春娟老师的英语课充分体现了二实小英语课积累渗透重在日常的特质。三年级的的五分钟常规活动是学生当小老师教单词,“小老师”课前就将新单词图文并茂地画在黑板上,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已经有了丰富的积累。戴老师则让学生根据老师给的关键词“smoke”“clean”说句子,充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应用成长重在过程。石老师的课上通过多首英语歌曲和儿歌复习巩固单词和句型,并通过对话交流、阅读绘本,引导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对颜色的喜好,描述周围事物的颜色。课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如、自然,表达自信。戴老师执教的是6A Unit6《Keep our city clean》第一课时。整节课从语篇整体入手,由我们的城市谈及文本中的城市,发现环境污染,推及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再到讨论解决问题的方式,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关注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以及保护城市环境的意识。

综合:灵动活泼 创意无限 快乐成长

整体架构,目标定位更精准:综合学科都关注了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定位,体现出年段整体和单元整体的设计思路,反映出综合学科日常研究的质量。

紧扣素养,育人途径更多元:音乐课周卉老师关注知识技能与欣赏感悟的关联;科学课张慧老师关注了科学探究与生活运用的关系;张绍光老师的武术课关注了技能训练与实战经验的体验;袁菊明老师的信息课关注了应用软件与生活实际的关联;雍晓燕老师的美术课关注了美术技法与个性创意的结合;李霞老师执教的综合实践课《关于外卖问题的研究》关注了方法指导与个性设计的融通;陈水香老师执教的道法课《让我们排排队》关注了道德认知和实践养成,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引领孩子快乐成长。

10个学科15节课,学科不同,教师不同,但二实小的课堂都彰显着共同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追求:让生命像新竹一样拔节,让学生绽放生命成长的美丽。

(文:唐琴珠 审:高鸣鸿)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