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专题网站>>校园文化>>活动文化>>文章内容
有“岗”有担当,有“岗”有成长——记“新基础教育”学生工作专题研修活动(二实小专场)
发布时间:2018-11-15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2018年11月14日,为期四天的全国“新基础教育”学生工作专题研修活动在局前街小学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新基础教育”共生体学校一百多位老师参加了此次研修活动。常州市“新基础教育”研究会会长、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教育集团的李伟平校长作了简短的开幕式致词,常州市“新基础教育”研究会学生工作总负责人、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袁文娟主任对四天研修活动作了细致的介绍。

上午,围绕“班级岗位建设”,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许倩老师和郭筱凯老师合作呈现了一节大班队会《棒棒糖-帮帮团-棒棒堂》展示。这节班队会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横跨两个年级,由两位老师,90名学生组成,借助二实小教育集团的老传统——大手拉小手活动,通过微招聘,六年级同学帮助、指导一年级同学充分认识岗位,明晰岗位要求,掌握岗位技巧。接下来的“六马”中队单独开展的《岗位少年成长说》,则更侧重于与内心对话。结合学生竞聘失败的真情讲述、有无岗位的前后差异对比短视频以及学生来信中的岗位困惑解决等活动,引导学生在岗位工作中不忘初心,克服岗位困难,树立新的岗位观,为开展六年级新岗位招聘做了充足的准备。活动现场生动活泼,充满着生命成长的魅力。

课后,两位执教老师进行了说课以及对上课的反思。来自二实小教育集团的三位老师进行了评课。陈水香老师围绕“尊重差异,分类指导”进行了阐述,认为要对竞聘成功的同学、落选的同学、没有积极参与竞聘的同学进行分类指导;杨萍老师从两个词“细节”和“成长”,阐述了她从课堂上发现的点滴精彩和美好;郦少春老师从“真实的基础”、“融通的方式”以及最终目标“人的发展”三个方面,带领大家找到一节班队会的生命力。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郭玉琴副校长总结了上午的活动,并提出了几个值得后续继续思考的问题:怎么处理临时指定和竞聘上岗?怎么处理个体上岗和团体辅导?怎么处理岗位启蒙和岗位升级?给与会老师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下午,活动由郭玉琴副校长主持,分别邀请了常州生态区五位老师做了岗位建设方面的经验分享:戚墅堰东方小学的胡燕凌老师带来了《主动承担,相互成全——岗位建设中的思考与实践》,二实小教育集团的陈水香老师带来了《坚守儿童立场,分层设计班级岗位》,二实小教育集团的程美琴老师生动讲述了《让班级岗位催生出成长气息》,二实小教育集团的潘银婷老师风趣讲述了《依托班级岗位,促进不同类型学生的个性发展》,二实小教育集团学生部郦少春部长分享了学校层面的新竹服务公司、少代会等活动的《有“岗”有“担当”》。五个报告内容丰富,展示了一线学生工作者的智慧和创造,值得“新基础教育”共生体的老师们共同学习,慢慢消化和吸收。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作为常州第一个加入“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学校,踏实研究二十年来,知难而上,执着创新,在集团办学和全国共生体推进的过程中,不忘初心,勇于担当,砥砺前行!

(文:杨萍 摄:宣馨蕾 审:郭玉琴)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