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下午,二实小教育集团数学组的全体老师聚集在翠竹校区四楼阶梯教室,在这金秋时节,丹桂飘香的时节里再次感受二实小新基础研究的心路历程,品一品“新基础教育”的精髓。
本次研讨活动由郁丽艳、谢荟老师分别执教《认识千克》和《认识多边形》两节课。第一节课始,郁老师大量输入各种称重工具,引入质量单位“千克”,接着从称重一袋大米开始,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千克的感受。接着用了生活中常见的食物掂一掂、称一称,调动学生触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1千克。通过不断的操作、调整、感受、建立起“1千克”的表象。“净含量”“载重量”等一些概念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千克”无处不在,体验到了数学就在生活中。
第二节课,谢老师则让学生带着数学的眼光从欣赏大量的建筑物开始,让学生感受平面图形就藏在我们的生活中。分一分类,知道了直边图形和曲边图形;数一数边,认识了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画一画窗格,找到了更多的多边形;剪一剪正方形,发现原来数学这么好玩,不一样的剪法,可以创造不同的多边形。数学课就是在这样的掂掂称称、画画剪剪中展开的。
接着,老师们对今天呈现的两节课进行了研讨。先是上课的两位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反思,阐述了自己的教学设想,反思了课堂中的不足之处。在场的每位老师,都分享了本次听课的收获,肯定了两位老师的精彩呈现,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最后,华师大的吴亚萍教授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她肯定了两位青年教师勇于尝试、提升自我的态度,也肯定了两位老师课堂中的成功之处,都有课前的大量输入,能重心下移、练习的过程比较丰富。同时,她也提出了一些指导性建议。郁老师的课还可以和长度单位结构关联、从而进行类比迁移。净含量的概念还可以体现概念的生长过程。谢老师的课练习有些许重复,可以减少重复,相信孩子们,整节课能让孩子们做到前思后想。吴老师的精彩点评让在场的每位教师都受益匪浅。
每一次交流都是思维的碰撞,每一次研究都是思维的提升,“新基础教育”研究让每一位老师走在教学的前沿。因为研究,课堂才能真正散发生命的活力;因为研究,师生才能充分体会数学的魅力。我们庆幸,因为我们一直在路上。
(文:曹莉萍 摄:许芸雅 审:唐琴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