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3日下午,阳光明媚,和风徐徐,香槟湖小学的录播教室里洋溢着浓浓的数学教研氛围。由孙敏校长领衔的常州市名师工作室莅临我校,开展了“基于核心素养的结构教学下学生思维品质提升的教学研究”工作室活动,工作室全体成员、香槟湖小学全体数学教师及王冬娟校长全程参与了本次教学研讨活动。
经历过程,行课中促进学生思维品质提升
活动先由工作室成员殷巧娟老师和蔡腾飞老师分别执教了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第一课时和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
殷老师通过创设校园生活现实场景图,鼓励他们提出问题,经历简单的分类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指导学生合理分类,放手让他们独立进行统计活动,用自己的方法记录、表示数据,初步体会符号的作用,体验记录、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并对数据整理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经历统计全过程。
蔡老师通过组织学生圈一圈、画一画、连一连、数一数的方式,引导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明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列除法算式计算,从而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理解“倍”的本质,培养学生推理、迁移及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发展基本的数学素养。
即时反思,感悟中引发思辨
课后两位老师围绕自己的教学设计,从磨课过程、执教感悟、课后反思等方面进行分享,同时提出了解读教材及行课过程中自己的困惑,抛砖引玉引发老师们的思辨。
成员研讨,交流中相互启发
参与活动的老师们畅所欲言,主动交流分享自己对两节研讨课的认识和理解:老师们有的从结构教学的角度谈了如何激发统计需求,用结构教学推进教学过程;有的谈了如何利用统计教学,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的从如何利用课堂中的正确和错误资源,在对比中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大家各抒己见,相互学习启发,共同探究在教学中如何落实“结构”意识,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现场研讨气氛热烈。
专家引领窗体顶端
专家引领,焕发研究的深度美
互动研讨之后,孙敏校长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殷老师用需要解决问题来引导激发统计需求,学的过程要更具体化,可以用教结构和用结构,巡视收集资源要跟着目标和重点走,具体化学习过程的核心问题可以重新设计:要解决这些问题,要知道哪些信息?你打算怎样把这些信息记录下来?整理的结果如何,能解决问题吗?《倍的认识》教学中对倍的内涵深入浅出,层层推进,抽象具象相互沟联,把语言和操作始终结合在一起,较好地突破了学生的困难之处。学生掌握本课的知识,是要先确认一份数,建议可以增加专项练习,寻找一份数,再看有几个一份数;第二是列式的专项练习,蔡老师是每次带着孩子们找几里面有几个几,实际列算式只要找到总数和一份数,就可以直接列式。另外可以用不是正好几个几打破孩子思维定势,来衬托理解倍的含义。
最后王冬娟校长提出:要关注教学对象,从关注几个到关注全体学生,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是本课的重点,分一分,数一数,记一记是过程。在复杂的情况下,数据不能一下子出来才需要记录,由此产生分类统计的需求,统计教学要体会统计现象背后的育人价值。《倍的认识》结构清晰,从初步认识倍到深化认识倍,推进感强,开放练习要让孩子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又不形成思维定势,打开思维,提升思维灵活性,注意语言、结构的细节。
本次市名师工作室活动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学习探讨交流的平台,也让老师们在数学学科领域内品味核心素养的结构教学下学生思维品质提升的学科教学之魅力。我们会将此次活动中的亮点及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名师的引领辐射作用下,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探索学科教学内涵,我们将在思考中践行、思索、发展……
(文:缪玲丽 摄:郭惠香 审:蔡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