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初晴,室外温度降至冰点,然而常州市武术校本课程研究“共同体”的活动却如火如荼地在进行中。1月8日,“共同体”全体成员齐聚刚挂牌的荆川小学新校——常州市教科院附属小学,开展2018新年以来的首次研讨活动。
常州市荆川小学始建于1914年,是一所有着丰厚历史积淀的百年老校。她以常州历史群英中的杰出人物之一——抗倭名将唐荆川的名字命名,相传是荆川先生首创的阳湖拳是该校特有的武术名片,荆川小学在传承荆川精神、发扬武术文化领域做出了卓越的成就。二实小、吕墅小学、星辰实验小学一行数十人,来到新落成的会议中心,观赏武术社团的队员们表演的武术节目,这个节目融阳湖拳、乾坤扇、剑术、刀术等多种武术门类,在击激昂的音乐声和绚丽的舞台背景中,小演员们鱼贯穿行,虎虎生威;时而集体,时而单人,队形变化令人目不暇接,这个节目已经入选常州电视台今年的少儿春晚,值得期待。
来到会议室,研讨活动随即展开。首先由二实小钱亢老师就武术校本教材的编撰和武术教师的专业发展组织讨论,他建议武术老师要树立课程观,不局限于教授武术技能,而是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度作为一名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通过实施武术校本课程发扬传统文化。武术教师的专业发展要以文化为视野,以教学和训练为基本点,抓好项目申报、校园武术活动和课题研究,全面提升专业素养。叶伟锋校长提议,后续要定期为老师们提供教科研方面的辅导,“共同体”作为一个学术团体,要整合资源,为老师们提供论文写作、课堂教学、竞赛训练方面的指导,把教师的发展作为“共同体”的发展。随后,大家就下学期武术校本课程的开放活动方案进行了讨论,达成了初步的共识,部分工作目前已经开始准备。
500年前,抗倭名将荆川先生在陈渡草庐闭门谢客,潜心苦读,他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数学、历法、兵法及乐律皆有研究,且著作等身,在古代是鲜有的文武全才。如今,历经百年沧桑的荆川小学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学校将做大做强荆川文化、阳湖拳文化,武术校本课程建设正当时,期待在“共同体”研究的助力下,荆川小学绽放更璀璨的光辉。
(撰稿:钱亢 摄影:众人 审核:叶伟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