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集团新闻>>文章内容
相荡乃成涟漪,相击始发灵光——记苏州高新区教研室、常州市天宁区钱亢工作室、联合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17-12-18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大寒节气,初降冬雨,空气中透着丝丝凉意,但常州市天宁区小学体育钱亢教师发展工作室研究的脚步并未停歇。12月14日,在领衔人钱老师的带领下,全体成员来到苏州高新区科技城实验小学校,与苏州的同行们进行交流学习,携手抒写体育育人的诗篇。千年姑苏,见证着我们研究的热情;太湖浩渺,期待着一场激荡人心的交流碰撞。

友谊的链接,教学的魅力

体育课堂教学的魅力因你、因我、因大家的共同努力而魅力无穷,也是链接我们的友谊桥梁。

首先,科技城实验小学校王岩老师执教《五年级 篮球行进间直线运球》,他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教法,营造扎实有效地学、练、比的氛围,课堂充满着生机、充满着爱、充满着自由。本课从开始的复习原地运球就让人眼前一亮:王老师引导学生一边朗诵诗句一边运球,巧妙地将诗词的韵律与运球的节奏相结合,学生非常喜欢,练习投入。接着,学生带着问题体验行进间运球与原地运球的区别,并逐渐过渡为慢跑的直线运球,直到最后运球后扣篮,体验篮球场上最激动人心的瞬间。本课教学循序渐进,由易到难,让学生在不断递进地练习中保持学习的热情。值得一提的是,科小的学生在准备活动后,有序地将自己的外套快速叠好,整齐地摆放在运动区域之外。一个个细节可以窥见科技城实验小学校育人的用心和成效。

钱亢工作室成员刘春辉老师为大家执教《四年级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整节课洋溢着自主、灵动的色彩,彰显了工作室“乐动课堂”的特点。课的开始用“太极推手”导入,让学生在学习篮球传接球之前有类似动作的体验;接着用口诀让学生体会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技术要点,并开展“矛与盾”的传接球游戏,边读口诀边练习,既要学最快的矛(传球),也要掌握最稳固的盾(接球);接着,刘老师用“手机信号强度”的游戏来引导学生进行分级挑战,与同伴自主选择传球距离,要求无论距离远近都要确保传接球不失误,保持“4G信号”。本课用游戏串连,不断进阶,显示出刘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巧妙而富有创意,课堂呈现环节清晰而又水到渠成。

课后,苏州、常州的老师们对两节课进行探讨。两节课都可圈可点,都处处洋溢着老师们的教学智慧。苏州王岩老师简约大气、洒脱自然的教态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的课基于儿童的认知基础与学情体验,从“教学”转向“学教”,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丰实,关注练习,促进积累,是一节真正的生本课堂,这样的课让人觉得舒服、自然。刘春晖老师的课堂以火热的激情感染学生,用完美的动作引导学生,一收一放,张弛有度;一讲一练,教学相长。这样轻松自如的风格、严谨有序的教学也得到同行们的一致好评。

高位引领的分享,醍醐灌顶的点拨

评课之后,常州市学科带头人、江苏省首届“教学名师”钱亢老师作了《乐动课堂教学的内涵与案例评析》的专题讲座,将本次活动推向了一个高潮。钱老师从体育及体育课程价值、乐动课堂的内涵解读、乐动课堂实施策略等三面,向大家介绍了近些年工作室团队潜心研究的具体成果,尤其是器材的创新开发、场地的精心布置、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教学活动的新颖性等策略,体现了体育课堂“乐趣”和“运动”的完美结合,得到大家的认可。苏州市高新区教研员金刚老师作《基于运动密度的优化教学行为》的专题报告,金老师围绕课堂组织形式、教案格式、器材准备、学生状态等方面阐述了确保运动密度的方法和手段,提出了“学生在充满生机的课堂练习中最开心”的教学理念。最后,钱老师把主编的《学科·育人——国家课程校本实施指导纲要(小学体育)》赠送给苏州的同行,分享工作室最新的研究成果。

古人云:“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始发灵光。”此次苏州和常州教师交流学习活动,大家互通有无、受益匪浅。虽然教研之路漫漫而修远,但是我们并不孤独,一次交流的背后是一份坚持与信念,让我们携手同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且歌且行。

(撰稿:钱亢工作室徐晶 摄影:工作室成员)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