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日上午,数学组进行每两周一次的大组数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一年级组全体老师承担。首先由一年级组沈迎春老师执教《得数是6的加法》,沈老师课前认真解读教材,精心准备教学课件,通过同组试上、向同组老师学习、共同探讨的方式,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沈老师课堂上语言简洁、细腻,学生们积极投入数学思考,在“说一说、写一写、算一算、编一编”的结构中自主探究得数是6的加法。学生通过不断地说,不断地有理有据地说,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及对问题的深入思考。通过编题活动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渗透了建模思想。
课后,同组的臧亚丽老师进行了教材的专业化解读,让在座老师都清晰了本单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以及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地方。带着对教材的理解,老师们再次回顾本节课,从师、生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本节课,对本节课进行了点评。同组的郭琪霞老师陪同沈老师共同经历磨课,从参与者的角度点评了本节课的优点与不足,也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最后,王冬娟校长就本节课提出了以下三个建议:激活结构——为开启学习提供支撑,迁移结构——为自主学习提供时空,生长结构——为持续学习拓展思维。并就以上建议在课堂上如何实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王校长高位的引领,不仅让执教老师受益,更让在座的每位老师审视自己的课堂,思考如何在自己的课堂上实现学生的“长知识、长眼光、长结构”。
这样的教研活动朴实、有效,不仅提升了教师的业务水平,而且使老师们更加认识到,应该多学习、多思考、多实践,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撰:虞振炳 摄:殷巧娟 审:蔡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