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专题网站>>节水型学校>>宣传教育>>文章内容
节水教育专题计划和措施
发布时间:2017-06-1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以“水,生命之源”这一主题统领,把长程的设计(1-6年级)和短期的实施(节水教育周)有机结合,利用每星期的一次集体晨会、四次班级晨会和一节班队活动课的时间,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珍爱生命,让生命充满活力。具体目标如下:

1.通过集体和班级晨会,引导学生明白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2.通过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明白节约用水的方法;并通过实践和探究,创新节水的能力;并通过宣讲活动,进一步影响更多的人加入到节约每一滴水的队伍中来。

一、实施方式

1.课时保证。以中国水周为单元,由一节年级联合晨会+4节班级晨会+1节班队活动组成,纳入课表,严格按照课表执行教学活动。学校领导参与听、评课指导,及时调控实施情况。

2.学科渗透。一方面要求教师主动将生命之水教育校本课程相关内容有机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充分发掘教材中隐性的生命之水教育素材,不失时机地开展生命之水教育,使生命之水教育日常化。

3.活动推进。结合校本课程实施内容和推进情况,通过组织开放性晨会、班队专题研讨,年级组学生发展联席会,或生命之水教育主题活动等方式,提升生命之水教育推进的力度和效度。

二、实施策略

1.成立项目小组

在校长室的引领下,我们专门成立了由学生部领衔、由各年级组长和年级骨干班主任老师组成的项目组。项目组的主要职责就是在充分调查、研究学生成长需要、成长问题的基础上,纵向形成长程的设计,横向形成多维度的系列构成。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前移后续”的研讨方式来推进。在“前移性”的策划过程中,项目组的老师要根据生命之水教育的主题学习相关的理论,收集相关的资料,进行本年级学生前在、潜在状态和发展需求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完成主题教育横向的系列设计,之后进行纵向的沟通和调整,使晨会教育实现递进性和成长性。在项目团队整体设计的前提下,由各年级组长引领本年级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进行具体的活动方案策划,形成具体可操作的生命之水教育内容。

2.过程动态调整

在实施推进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因为策划是从年级出发,彰显的是本年级的学生特点,所以有些内容就不是特别适合发展得较快的班级;因为学生学校生活的丰富性,所以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状况,而且这些状况的处理还不能滞后。班主任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怎么办?经过行政和项目组的共同研讨,一致认为班主任老师可以结合学生和班级文化建设的实际进行动态调整,一切从服务学生、发展学生的角度出发,可以浓缩、拓展、调整相关教育内容。

3. 开发多种资源

大小结合。一是学校大家庭与学生小家庭相结合,通过小手牵大手的形式,倡导家庭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活动中;二是校园大环境与班级小环境相结合,通过校园橱窗、班级板报开设节水专栏,让节水教育深入人心。

学科渗透。我们要求担任语文、科学、品社、综合实践等学科的教师,制定学科渗透“节水”教育计划,在课堂上开展“节水”教育。对蕴含节水内容的课文进行挖掘,在此基础上编写渗透教案,结合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机渗透。

活动育人。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开展相关的活动,如组织开展一次节水专题讲座、开展一次节水童谣比赛、组织一次节水知识竞赛、征集一些节水金点子、设计一条节水口号、征集一个节水吉祥物、参观一次污水处理厂等节水教育系列活动,广泛而深入地对全体师生进行爱水、惜水、节水教育。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