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下午,常州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语文青年成长营的老师们再次相聚紫云小学,迎来了本学期的第三次成长营系列活动。
环节一:课堂展示显风采
本次活动有三位青年教师进行了精彩的课堂展示——叶子老师执教了一年级的《南极的主人》,汤苏南和金玉洁两位老师同课异构,执教了二年级的《猴子种果树》。
叶子老师巧妙地设计了“我是小小鉴赏家”、“我是小小表演家”和“四字词语拍拍”等有趣的环节,不仅开放了课堂,而且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生字教学方面,叶老师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 “主”的字理识字, “机”的组词识字, “胖”的归类识字,“羽”的自主识字等等,让人印象深刻。
汤苏南老师执教的《猴子种果树》有规律地出示了文中相互关联的四组词串,让学生读词语,找规律,析词义。学生初步了解了整个故事之后又引导学生听故事,讲故事,最后布置学生演故事,环环相扣,条理清晰,板块分明。
金玉洁老师的教学则更加注重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生字上也别出心裁:通过“日出晓,放火烧,用线绕,提水浇”的口诀既教会了生字“浇”,又区分了“晓、烧、绕、浇”四个形近字;教学“喜”字时,出示了字典中“喜”字的解释,介绍了“喜”由“壴”和“口”两部分组成,表示拉拉队发出欢呼声,进而引申出快乐、高兴之意。
环节二:专家点评促提升
年过七旬,还依然与时俱进,关心着教育事业,一路陪伴和指导着青年教师成长的张七中老师针对以上三节课,分别提出了宝贵的修改建议。在此过程中,她一再地强调了语文课堂的开放性,强调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与合作识字能力,学会把讲台交给学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在原有的预习要求的三个“一”的基础上,突出了预习的第四个“一”:选一个字找古诗。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开放课堂,提升能力。作为一名青年语文教师,我们应当敢于实践,勇于创新,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文,摄:陈婷;审:程美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