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春风让绿色铺满了大地,也让香槟湖小学的小记者们迈开了春天的脚步。他们将自己的镜头,从校园内的同学老师转向了校园外的大千世界。作为常州市一名普通小市民,孩子们选择了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污水处理公司作为校外采访的第一站。随着小记者社团辅导员徐老师一声集合的号令,小记者们迅速带上小红帽,挂上记者证,拿好采访本,整装待发。同行的还有学校两位老师和一位家长志愿者,撒下一路欢声笑语,向着采访的目的地——常州市深水城北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出发。
污水处理公司离学校有一段四十分钟的路程,小记者们非常乐意发扬记者吃苦耐劳的精神,决定徒步至目的地。一路上,孩子们的小脑瓜里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污水是怎么来的?污水从哪里排放?污水怎么净化啊?污水净化后又会到哪里去?……带着这些问题,四十分钟的步行路程被小记者们快步变成了半小时轻松之旅,不知不觉就到达了常州市深水城北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作为常州市中小学课外教育基地,公司为小记者们的到来做了精心安排。派专业的陈讲解员陪同老师和孩子们进行了一次有趣而有意义的参观访问。讲解员首先带小记者们观看了关于“城市水净化之旅”的动漫宣传片,小记者们从宣传片中得知了从未了解的“城市水循环之旅”,大致明白了污水循环处理的方式和方法。观看结束后,小记者们发挥了记者的特质,对片中不明白的问题大胆而热烈的提问,例如:净化污水的粗栅格装置到底对净化污水起到什么作用?微生物又是怎样生存在净化系统里的等等。讲解员陈叔叔耐心地一一作答,小记者们有模有样地认真记录着问题的答案,记录着关于污水处理的知识要点,看着小记者们个个睁大眼睛时刻准备着的神情和迅速麻利的记录动作,连讲解员也不禁佩服起小记者们的敬业精神。
接着,小记者们跟随讲解员进行了实地考察参观。实地参观以污水处理公司的园区规划图为蓝本,小记者们跟着讲解员参观了每一处污水处理环节的装置。每到一处,大家驻足停留,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解,同时不时的按动手中的快门,对准焦距,记录下一个个陌生而富有意义的镜头。当小记者们从污水净化池走过,闻到刺鼻气味的时候,有人不禁感叹:“如果没有城市污水净化处理我们生活的空气将会多么难闻啊”;当看到如泥石流般污浊的浑水泛起丑陋的黑泡泡时,有小记者立即说道:“我们真的不应该浪费水,污染水,应该更合理的利用水资源”;当听到整个处理过程是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时,小记者情不自禁地将镜头对准了正在辛苦工作的污水处理人员。
陈叔叔告诉我们,处在鱼米之乡的我们虽然随处可见纵横交错的河流,但都不能饮用,我们饮用的是长江水,由于过度利用,长江水经常达不到正常水位。当陈叔叔说到生活中几秒钟洗手的废水,到这里竟需要二十四小时净化,才能排放到河流里,大家不禁心头一震,深深体会到节水的重要性。他还告诉我们德国为治理莱茵河移走周边所有工厂,花了一百多年才能下水游泳,却不能达到饮用水的标准。原来要把我们的城市打扮得如此整洁,让河流变得清澈,需要的不是一年两年,而是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大家都觉得我们的城市需要我们自己来共同努力建设,需要让大家都明白生活中的水也应该合理利用。
一小时的参观采访很快就结束了,小记者们恨不得把自己眼中所看到的,耳中所听到的,笔下所记录的,以及脑中所想到的都毫无遗漏的装进自己的镜头里,笔记中,他们觉得应该通过记者的笔和镜头让香槟湖小学的师生都能更好的知晓城市污水净化的过程和意义,让城市中的每一员明白生活中看似简单的工作是多么的有意义,这次走出校门的采访对小记者们来说真是:今日探访“奇妙污水”净化地,明日争做“城市环保”宣传员。
(文:徐英 摄:许佳佳 审:朱欣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