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广物博,辽阔的疆域、多民族聚居的特点使得它包罗了各样美景,各种美食,各种文化,拥有了无比宽广的胸怀。
多民族聚居和睦友好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就这次去的麦盖提县就居住有22个民族,包括维吾尔族、汉族、回族、乌孜别克族等。这些民族外貌上各有特点,生活习惯也有许多的不同,但世代居住在同一地区,早已相互学习,相互包融,寻找到相处之道了,有些甚至可以说亲如一家了。就连和新竹娃牵手的手拉手小伙伴,也是既有汉族的也有维族的。
瞧,双语学校的小伙伴们,他们的交流一会用汉语一会用维语,心贴着心,餐厅桌上贴着的用餐名单,宿舍门口贴的舍友名字上都是各族同学都有,他们在一张桌上吃饭,在一个房间里睡觉,同吃同住,生活得非常和谐友好。晚上,常州的师生来到刀郎文化广场参观,广场上熙熙攘攘都是人,伴随着欢快的旋律,人们围成圈,手拉手,肩并肩,共同起舞,不分民族一样快乐。
全世界视野和平共处
在美丽的新疆喀什地区麦盖提县,有一个世界和平公园,在这里,“和平”一词被很好地进行了诠释。看,世界和平墙上有45个国家政要以“和平”为主题的题词,和平钟上刻有全国23个民族“和平”一词文字母语,广场上有几百面各国国旗一起飘扬,田野上种植着各国的国花,还有和平雕塑、两院院士翰墨长廊,无不显示出对和平的渴望。据说每到新年,他们都会撞响“和平钟”,共同祝愿世界和平,展望美好未来。
传承中创新大放异彩
新疆的胸怀不但包容各地各族,还融汇古今。麦盖提县是有名的“刀郎之乡”。这里的刀郎文化已经传承近千年而不衰,并不断创新,异彩纷呈。这次新竹娃参观了刀郎乡里,来到了刀郎文化展览馆,学跳了刀郎舞,近距离全方位接触了刀郎文化。
刀郎木卡姆、刀郎麦西热甫、刀郎赛乃姆是刀郎文化的核心,“刀郎人会说话就学唱歌,会走路就学跳舞”,从维吾尔族的传统歌舞中可以体味出古代西域音乐歌舞的古风神韵,又可领略到独特的边疆少数民族风情。在刀郎乡里观赏刀郎木卡姆表演时,听说这是“灵魂的乐音,生命的绝唱”,音乐家们是用生命来演唱。刀郎木卡姆质朴,粗犷,充满原始游牧民族气息。他们的眼中,唱歌无关乎技巧,而纯粹是一种对生活的感受和表达。同时,刀郎麦西热甫开始了,热烈的舞蹈,欢快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个人,新竹娃们也和结对的小伙伴一起舞动起来了。抬起脚、挥着手、转着圈的“刀郎舞”其实就来源于刀郎人的日常生活。刀郎舞主要表现刀郎人狩猎的过程。先是悠扬的散板,并伴有“哎呀呀”的伴词,这是呼唤人们准备打猎。而舞者双手左右摆动、左右半转,是表现猎人将浓密的灌木拨向两边寻找猎物。
小记者金东明这样形容: 你看,新疆的舞步,轻的,像微风;美的,似百灵。瞧,少年们身披蓝袍,瞧,少女们挽着红裙。红色和蓝色放在一起,组成了新疆人民的快乐和幸福。你看,新疆的乐曲,吹拉弹唱,一个都没少。你听,欢乐是黄色,温柔是粉色。这就是新疆人民快乐多彩的生活。
为期一周的“手拉手,心连心,共圆中国梦”天宁红领巾喀什之行已经结束,在总结仪式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信委和麦盖提县教育局联合为参加活动的常州师生颁发了“促进民族团结使者”的荣誉证书。从今天起,他们将成为连接新疆和内地的桥梁,为汉族和少数民族一家亲尽自己的力量,这是个沉甸甸的使命,也是个无比光荣的使命。本次新疆之行虽已结束,但这份情谊仍会延续,民族团结的种子已在新竹娃心中播下,而且必将发芽开花,生机勃勃!
(文摄:王珏 金东明 陈雨熙 王唯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