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纸鸢就是最早的风筝。风筝这种艺术形式渗透着我国民俗传统和民间智慧,深受广大人民的欢迎,尤其受到孩子们的喜爱。今天,同济桥社区风筝协会的叔叔阿姨,给紫云娃们带来一场生动的风筝知识小讲座。
识风筝
夏阿姨通过风筝放飞的视频给大家介绍了多种多样的风筝,主要分为传统风筝和运动风筝。传统风筝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双龙戏珠风筝,老鹰风筝,美人鱼风筝,章鱼风筝……这其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由一只只精美的小风筝串起来的长达5千米的串类风筝。这只风筝据说4月要带到山东潍坊的风筝节上参加最长风筝的评比呢!看着这厚厚一叠的风筝,一只一只飞上天空,仿佛放飞的是一个个小小的梦想。而运动风筝则主要通过双线操控,可以在空中做出特技动作:旋转,三角,8字……活泼极了。当夏阿姨给紫云娃们做这些生动介绍时,孩子们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与敬意,不禁纷纷鼓掌。
做风筝
闫伯伯用小小的A4纸,展示了一个简单可行的风筝制作方法。做一只小风筝,可以先从电脑上打印出喜欢的对称图案,然后对折剪下。接着用塑管或小棍做好十字骨架,黏贴在纸的背面。最后穿过骨架,固定好棉线,一只属于自己的小风筝就做好啦!紫云娃们听得津津有味,眼睛里闪着跃跃欲试的光芒。
俗话说,“正月鹞、二月鹞,三月放只断线鹞”,短短一节课的讲座,也已经让人感受到了风筝的魅力,它是人、艺术、自然的和谐交融。而孩子们认识风筝时脸上的喜悦,是传统的希望,承接着未来。
童趣在春天,是一根风筝线,放飞蜻蜓花蝴蝶,笑声呀飞上天!
(文:汤苏南;摄:许强:审:郭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