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下午,正值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到来前夕,紫云社区道德讲堂的志愿者们走进紫云小学,为紫云小学二年级的云娃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富有意义的道德和知识讲座。
讲座由社区的一位志愿者主持,共分为六大板块:唱歌曲、学榜样、话清明、诵经典、发善心、送爱心。
唱歌曲
本次讲座以全体齐唱由我们常州人创作的《公民道德歌》导入。虽然云娃们是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曲,但是他们看着视频中的歌词和一件件感人的好人好事,听着动听的旋律,都非常认真地在学唱,有些小朋友在听到第二段旋律时,已经能准确地跟着哼唱了。
学榜样
紧接着,当《道德歌》的歌词和旋律还萦绕在孩子们的心田时,主讲人又趁热打铁地播放了一位名叫杨沛锦的少年儿童照顾卧病在床的父亲的感人视频。如果说齐唱《道德歌》让云娃们收获了感动,那么观看同龄人杨沛锦的故事则是让云娃们深深地震撼了。
话清明
之后,另一位志愿者以春秋时期介子推和晋文公的故事开头,向大家介绍了寒食节和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其中,她又重点介绍了一下清明放风筝的一些讲究和说法。云娃们听得津津有味,更加细致、全面地了解了清明节习俗。
诵经典
了解了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后,主讲人又带着大家一起诵读了高鼎的《村居》。还不等主讲人读完,小朋友们已经情不自禁地大声诵读起来。可见,这首古诗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了云娃们的脑海里。
发善心
讲座进行到此时,云娃们的都有了很多感受与想法。于是,小朋友们纷纷举手发言,有些谈及了他们对清明习俗的感受,表达了对清明的喜爱之情;有些则对清明习俗进行了补充;还有的谈及了看了杨沛锦小朋友的事迹后自己的感动,以及要向他一样孝顺父母的决心……在大家感触最深之时,主讲人又带着大家诵读了文明道德诗,行了道德礼,让一个“德”字深刻在孩子们的心中。
送爱心
最后,这些志愿者们还为紫云小学的八个班级准备了爱心小礼物——风筝。希望小朋友们在即将到来的清明节感受到放风筝的乐趣,爱上清明节!
本次道德讲堂的讲座不仅让云娃收获了礼物,还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满满的感动。
(文:陈婷;摄:许强;审:郭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