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下午,紫云小学二(1)班许铭皓小朋友的妈妈邀请了常州市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潜能开发部宋丽部长走进了二(1)班教室,带领小朋友们进行了一场有趣生动的游戏之旅。
游戏一:闭眼高抬腿
宋部长一开始先针对大家的动态平衡能力做了个小测试。
她将学生分为四组,依次上台进行闭眼高抬腿游戏。她要求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尽量将腿抬高,然后边走边大声从1数到60。小朋友们兴致高涨,积极配合。但是,在游戏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的脚无法抬高,许多学生踏着踏着就偏离了自己最初的位置。
通过宋部长的讲解,大家了解到这是由于每个人的动态平衡能力不同,动态平衡能力越弱,动作越做不到位,也越容易偏离自己的位置,上课时也越难坐得住。
游戏二:吹气球,并打结
为了测试学生的肺活量和手部灵活性,宋部长发给没有小朋友一个气球,让他们吹好并打结。
游戏过程中,小朋友们显得非常兴奋,大家都鼓足了劲儿地吹着气球,吹得一个个小脸红彤彤的。而大部分学生能够将气球吹起,但也有部分学生吹不起来或吹得很艰难。
宋部长告诉大家这跟每个人的肺活量有关,肺活量越弱,气球就越不容易吹起来,而这类孩子上课时往往表现得比较懒散,总喜欢趴在桌上,需要做一些加强肺活量的训练。
此外,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不会打结。这说明学生们手部的灵活性不够。这往往会影响到他们的写字。他们会写得比较累,表现为做作业磨蹭,花费时间长。
游戏三:头顶气球
气球吹好后,宋部长又带领大家一起头顶气球,看看一分钟之内谁顶的个数多。于是,班级里便充满了五颜六色的气球,一高一低,此起彼伏,好不热闹。通过这个游戏,小朋友们的注意力、身体协调能力和平衡感都得到了训练。
游戏四:弹脚踢球
四组小朋友依次用一头系着沙包的绳子,一手拎着不系沙包的一头,然后,右脚、左脚交替踢沙包。通过这种方式来测试学生的全身协调性。
通过此游戏,明显看出部分学生的协调性很好,踢得很准,而部分学生则一个也踢不到。虽然如此,小朋友们依然乐此不疲地踢着。
一个下午,二(1)班的小朋友们就沉浸在游戏的快乐中,并在游戏中发现问题,在游戏中提升自身的协调能力。
(文:陈婷,摄:王丹、陈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