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专题网站>>名师工作室>>钱亢名教师工作室>>计划>>文章内容
天宁区小学体育钱亢教师发展工作室方案
发布时间:2015-09-24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天宁区小学体育钱亢教师发展工作室

(学科)方案

一、领衔人简介

    钱亢,男,38岁,中共党员,本科学历,毕业于南京体育学院,教龄15年。中小学高级教师,常州市学科带头人,天宁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常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第十一届教师“华英奖”得主,连续五年考核优秀。曾获武进区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天宁区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常州市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全国第五届中小学体育优秀课评比一等奖。工作以来撰写的论文省级以上发表30余篇,全国中运会科报会获奖2篇,江苏省论文评比一等奖3篇。负责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基地被评为“江苏省小学特色文化建设项目”。多年来在教育教学中自觉树立了“让每一位学生喜爱体育运动,让每一位学生掌握体育技能,让每一位学生养成锻炼习惯”的理念,并形成“理性大气、互动自然、扎实高效”的教学风格。

二、工作室的定位及目标

(一)定位:打造天宁青年体育老师的研究平台、成长阶梯和智慧中心。以“体育课程指导纲要的研发与实施”作为重点突破内容,通过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变革教师教学行为,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目标:全面提高成员教学能力和教科研能力,协助教师发展中心培养天宁优秀青年体育骨干教师,形成一支代表天宁体育教学水平的教师团队。

三、工作室研究专题及可行性分析

(一)工作室研究专题

1.工作室课题研究:《基于校本指导纲要研发的体育教学变革实践研究》。

目前,我国学校体育只有课程标准,从课程标准到课堂教学之间缺乏有效的内容建构和实施建议,广大体育教师在达成课程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等方面有相当难度,从而导致落实课程标准上出现较大差异,很多一线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不知道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如何教。

本课题中的“校本指导纲要”是国家课程《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校本化实施的一种方式,它基于课程标准,结合学校特色、文化内涵、办学理念,在认真分析学校课程资源、教育资源和社会可利用教育资源的情况下所研制的供教师教学使用的具体课程方案,它主要以研发校本指导纲要为核心内容,科学梳理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体系,以单元教学形式对课程标准进行实践和转化,包括实施策略、教学要求、评价建议,是整体建构的课程实施方案。

体育教学改革要通过观念、内容到方法、手段的全方位变革,使课堂教学教育重点从传授竞技体育项目的技术、技能转化为使学生具备和掌握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及方法。本课题旨在通过编撰和落实校本指导纲要,通过对体育教学变革实践的研究,促进青年教师教育观由“育体”向“育人”转变,并通过教学行为的转变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推动体育课堂教学变革和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

2.开展“乐·动”课堂教学研究

在工作室课题研究中,教师体育教学的变革是最终目标,本工作室提出开展“乐·动”课堂研究。这里的“乐”包含的是教学内容的“乐趣”、运动体验的“快乐”、学习氛围的“欢乐”,通过游戏化、情景化的教学设计,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这里的“动”蕴涵着三个维度:第一维度是体育运动本身,即“科学负荷的运动”,通过练习的密度和强度体现;第二维度是“自然和谐的互动”,即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第三维度是“课堂节奏的律动”,即追求收放自如、快慢适度的教学节奏,使课堂教学如同音乐般生动优美。

“乐·动”课堂集中体现体育教学的两个核心价值:“体育带来的乐趣和有负荷的运动体验”,这也是本课题实现教学变革的重要途径。

3.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校本指导纲要的研发。

(2)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诊断与变革。

(3)“乐·动”体育课堂教学研究。

4.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法:思想、理念、内容研究主要采取文献资料和个案进行比较与归纳的方法,查阅与本研究有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并进行充分检索、分析和利用。

(2)调查法:通过问卷测试,学生对体育课程、体育教学内容、学习难度、教师教学方式等进行调查,通过前后调查分析对比,为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3)实验法:在成员所在学校,随机抽样班级分别作为实验班、对照班,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开展实验研究。对照班按各校既有方式教学,实验班按照工作室要求开展研究教学,对比前后数据统计分析,看学生的体育素养、体育兴趣等改善情况。

(4)行动研究法:依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制定计划——实施行动——观察分析——反思评价”程序,基于成员的问题进行实践研究,坚持行动中研究、研究中实践,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边提高的原则,反复进行个案反思分析,不断形成理论体系,指导教学实践。

5.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呈现方式

(1)《基于校本指导纲要研发的体育教学变革实践研究》研究过程及课题结题报告。

(2)校本指导纲要出版。

(3)工作室成员论文集。

(4)工作室优秀案例集。

(5)工作室成员课堂教学视频集。

(二)从事该项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工作室领衔人有较强的研究能力

领衔人钱亢老师是常州市学科带头人,从教15以来,先后担任过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各水平段的教学,设计和完成了涵盖田径、体操、球类等多项教材的研究课,教学获全国、省市大奖;参加过多次省市区级教学比赛,还担任过很多教学比赛、新教师竞聘等工作的评委,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比赛经验。工作以来参与省市级课题研究5个,发表论文30余篇。指导过多位青年教师参加过课堂教学比赛和论文撰写,并在二实小领衔了两年的集团名师工作室,有着丰富的指导青年教师的经验。钱亢老师担任过多年的学校中层管理工作,具备较好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其负责的二实小课程基地被评为省级课程基地,在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此外,以教科研著称的二实小将全力支持钱亢老师的工作,学校将为该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切需要的资源保障,确保研究的深入推进。

2.该课题有一定的研究基础

该课题已经市级立项,并在二实小开展了前期研究,“校本指导纲要”的研发已经启动,因此具备一定的研究基础。成立区级名师工作室将后,该研究将辐射更多的学校,也将得到更多的数据来佐证研究的价值。

3.研究团队的力量更加强大

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将在全区优秀的青年教师中选拔产生,这些优选出来的老师水平和能力完全能胜任此项研究,因此,新的团队在领衔人的带领下能高质量地完成该项研究,并把研究成果向更多的学校推广。

四、教师培养目标与具体举措

(一)对拟招聘的工作室成员的要求和期望

1.工作2-8年,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业不限,身体健康,无不良嗜好,男女不限。(友情提醒:女教师在三年内没有生育计划)

2.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岗位,爱课堂、爱学生,有强烈的自主发展愿望和一定的教学与研究能力,工作以来至少在学校层面上过公开课,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和文字表达能力,善于反思和提炼,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优秀青年教师。

3.开朗活泼,善于思考,乐于合作,勇于担当,淡泊名利。

4.有目标、能吃苦,做事不拖拉,有一定的奉献精神,必要时能牺牲个人的休息时间。

5.熟练掌握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在信息时代利用优质资源开展研究工作。

6.在区、市五级梯队内;或基本具备区、市五级梯队申报条件的;或学校推荐的具有发展潜力的年轻教师优先考虑。

(二)工作室成员专业发展的目标

1.基础目标

(1)师德方面:认同并践行“为每一个孩子的人生奠基”的理念,塑造“克难求进、谦虚热情、永超自我”的优良品质,成为校或校级以上的优秀教育工作者;三年内至少有一次考核为“优秀”。

(2)教学方面:围绕“乐·动”课堂教学研究,初步形成并提炼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成为校级及以上层面的骨干教师;每学期上1节工作室或以上公开课,并至少在校内上1节公开课;力争入围区市的基本功比赛。

(3)科研方面:完成工作室子课题研究任务;积极参与各级各类论文评比并争取获奖;三年内至少有3篇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每年至少在工作室或以上层面做专题讲座1次。

(4)管理方面:积极参与学校事务,在工作岗位上踏实认真,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活动,在运动队训练、阳光体育运动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

(5)阶梯目标:在区级或市级“五级阶梯”中提升一级。

2.发展目标

期望通过工作室的学习,能提高成员的职业生活品质,拓宽眼界,改善思维方式,从而提升成员的教学与研究能力,在市、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成为新一代名师后备人才。

(三)工作室成员专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1.更新价值观,引领师德建设:工作室将通过专题学习讨论、“走近名师”、主题讲演等途径,帮助成员更新价值观,增强进取心,争取成为业务精良、品行卓越、师德优秀的好教师。

2.诊断研究课,提高教学能力:在充分了解成员教学技能的基础上,制定成员课堂教学跟踪分析表,打磨每个成员的课堂教学能力,引导教师根据自身特点设计教学,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本工作室将采用“同题异构”“专题研修”“特色课堂”等形式,以成员间“团队会诊”的方式对研究课进行听课评课;在评课时采用“辩课”的方式,让上课者与听课者、评课者之间进行“多元互动式”的

学术辩论,通过全体成员对教材的重点难点、易犯错误、教学过程、教法学法、教态语言等方面的诊断与辨析,引领本工作室成员自觉变革常态课堂教学,从而提高成员的教学能力。

3.磨练基本功,促进技能养成:在课堂教学研究之外,将采用“过关制”,每位成员对基本功比赛中所涵盖的项目逐一练习、过关,每位成员还将逐个进行“10分钟模拟上课”的练习,对30个常规教材进行模拟上课,提高对教材的理解和施教能力。

4.用心做课题,发展学术水平:本工作室将认真实施《基于校本指导纲要研发的体育教学变革实践研究》课题,用心做课题,在过程中对教师的学科知识、学科教学能力、课程理解能力、课程实施能力、课程创生能力等进行系统关注和培养,促进工作室成员教学素养的整体提升。

5.扩大交流圈,加强横向学习:本人将带领成员努力学习国内外课程专家的相关理论,借鉴先进的理念与实践经验,为本工作室的课题实施开阔视野。组织工作室成员参与《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举行的论坛活动,另外,本工作室将积极与孙建顺、谭文杰、吴健等市、区工作室进行联合活动,扩大交流范围,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

五、需要的保障、支持条件

(一)工作室成员须由个人自愿申报和学校推荐相结合,经过选拔后确定,区教师发展中心要做好把关工作。

(二)教师发展中心要关心支持工作室成员的专业发展,在各类评比、展示活动,以及职称评定、年度考核、五级梯队晋升等评优评先中对工作室成员适当倾斜,优先考虑。

(三)区教师发展中心主动牵线省市或其他各级专家为工作室提供专业指导。

(四)适当减免工作室领衔人和成员的课务。

(五)工作室活动经费可以更灵活地使用。

六、工作室运行规章制度

为了确保工作室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工作室成员须遵守下列制度。

(一)工作室例会制度:

每月结合研讨活动召开例会;期初和期末召开一次计划会和总结会。

(二)工作室学习制度:

1.自主和集中学习:工作室成员平时以自学为主,同时要根据研究方向,确定主题,每学期至少集中学习一次,并利用QQ群交流学习心得。

2.专题学习:工作室成员在每学期自我发展计划中明确专题学习的内容、学习目标,以讲座形式集中分享学习心得。

(三)研讨制度:

1.工作室建立“每月一主题”研讨制度,根据研究方向确定主题,每月集体研究一次。

2.不定期参加《中国学校体育》举办的网络研修。

3.根据实际情况,工作室成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研讨活动。

(四)工作室成员主要分工:

1.日常管理:

工作室领衔人:设计工作室方案,负责工作室的整体规划和组织指导工作,对整个工作室负责;

秘书1人:负责联络;

通讯报道1人:负责统整报道和上传网站;

网络管理1人:负责工作室网站的更新和日常管理;

档案管理员1人:负责工作室资料积累和整理。

2.研究合作:

视成员情况商量而定。

(五)工作室工作制度:

1.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与工作室每个成员签订《名师工作室成员工作协议书》,在完成工作室研究项目和个人专业化成长方面制订三年发展规划,规定双方职责、权利及评价办法。

2.工作室领衔人为工作室成员制定具体进步计划,安排培训过程。工作室成员必须参加工作室布置的带、教、培训工作,完成相关工作任务,并有研究成果。工作室建立定期主题研讨制度。由负责人根据研究方向确定主题,定期集体研究,将研讨成果发在工作室网站上。

3.建立成员电子成长记录袋,随时记录并上传在研究、实践中的留下的足迹和思维的火花,成员或其他老师都可以进行点评。工作室网站由成员和负责老师及时更新,发布工作动态、成员论文、专题研究课例设计、典型案例及评析、教育故事、活动图片等。

4.任务完成的时限:1000字以内3天内完成,1000—3000字,一周内完成;3000字—5000字,10天内完成。要求撰写的文章不得抄袭,一经发现退出工作室。

(六)工作室考核制度:

工作室成员的考核由其领衔人总负责,兼顾所在学校考核。考核主要从思想品德、理论提高、管理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研究能力、技能水平等方面考察是否达到培养目标。根据工作室成员成长协议,在一个阶段后,对照成员的个人成长目标进行个人评价、成员互评和领衔人评价组成的综合评价,作为考核依据。

(七)档案管理制度:

建立工作室档案制度,并由档案管理员负责。工作室成员的计划、总结、听课、评课记录、公开课、展示课、教案等材料及时收集、归档、存档,为个人的成长和工作室的发展提供依据。

(八)奖惩制度:

根据工作方案制定名师工作室成员考核标准,考核结果可作为教师评优评先依据。每学期评选工作室“优秀奖”和“进步奖”,每年评选“工作室优秀成员”,颁发奖状和奖金。考核不合格者以及不求进取,不能按时完成工作室布置的成员将通报所属学校,情节严重者将被劝离。

上述制度须待工作室成立后,全体成员通过民主集中方式商量而定。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