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专题网站>>名师工作室>>王冬娟名教师工作室>>过程>>文章内容
王冬娟工作室第23次活动:课堂观察——开启数学研究的一扇窗
发布时间:2015-03-27   点击:   来源:   录入者:陈燕

春寒料峭,掩盖不住工作室成员积极探索前行的热情3月24下午,所有成员相聚武进星河小学参加工作室第三届第23次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结构教学与教师、学生素养提升的关系研究之现场观察”。
围绕课堂观察:展现研究之魅力
      工作室的课堂观察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它的起点和归宿都是结构教学视野下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素养。课前,领衔人就观察量表中如何观测师生的典型行为对大家做了专业指导,让大家对观测点有了清晰的认识。
接着,工作室路叶娜、王素丹提供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认识方向》两节研究课。路老师在学生已经建构百以内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迁移并完善万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王老师基于学生认识西北,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新方向。
课后,工作室成员结合现场观测表的记录,对观测量表的设计以及两节课进行了互动式研讨。大家一致认为量表中的项目要有质性的描述。教学中“结构的合理与灵活” 要突显方法结构,比如在辨认方向位置的过程中要提炼:一定观测点,二找对象、方向,三描述;“练习设计与独创”要突显练习的层次性、创造性、整合性;“探索发现与表达”要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数学语言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抓手。
围绕数学研究:提升教师之素养
工作室领衔人认为搞研究就是要提高教师的素养,于是本学年启动新的培养模式。调整研讨的主持人,让工作室成员轮流承担活动主持,以改变成员的思维方式,提升成员的素养。调整研究的重心,基于前三年结构教学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转向提升教师素养的研究,由对课堂的聚焦转变为观察量表的重建。她希望工作室成员让研究成为一种时尚,让创新成为一种习惯,让辐射成为一种担当!
半天的研讨活动让我们进一步走近课堂观察,清晰了研究方向。畅想未来我们似乎看到了这样的画面:课堂观察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创造着灵动结构、流淌着生命关怀的课堂,构建着师生生共长富有吸引力的磁场,为数学研究悄然打开了另一扇窗……
(文稿:陈燕   摄影:许强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