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科学观察课系列化的整体设计研究和实践>>实践传真>>文章内容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发布时间:2015-02-05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有生命与没有生命的两大类。

2知道有生命的物体具有的基本特征。如食物、阳光、空气、水、空间等。

 

二、制定依据

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的第一课《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教材的目的是就是通过寻找有生命的物体,讨论生物特征的活动,建立起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特点的有生命物体的科学概念,从中获得成就感,使学生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有生命的(生物)和无生命的(非生物)两类,知道有生命的物体具有能够繁殖、长大、呼吸、吃东西、运动等几个基本特征。

学生分析:学生对有生命的物体有着天生的兴趣,对小动物的关注和对植物的观察从他们幼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如果问有生命的物体是什么样的,他们会说是“活的”。这是他们以往对有生命物体的认识积累。三年级的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望,但对于科学探究这种新的学习方式还不熟悉,组织自己的探究过程、确定自己的探究主题并进行研究的意识和能力有限,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计划的引导学生亲历科学探究。小学生由于知识结构的原因,在描述生物的分类和特征时,出现表达上的困难和用词不当等现象。

 

教师准备: 记录纸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你知道哪些物体是有生命的?

说出自己知道的有生命的物体

了解学生的前认知

 

 

 

 

 

 

校园中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谈话:今天我们就到校园中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把自己找到的有生命的物体记录下来,好不好?

   1.讨论、制订小组的活动计划:

 在寻找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寻找校园内有生命的物体,把它们的名称和发现的地点记录下来。

 

 

 

学生到校园中进行寻找,讨论交流,辨析选择记录有生命的物体

让学生在寻找的过程中,增强对有生命物体的感性认识

有生命的物体具有的特征

谈话:为什么说它们是有生命的,这些有生命的物体,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小组讨论后进行记录。

    讨论交流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征

讨论交流出有生命的物体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培养学生总结、提炼和表达交流能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