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一)活动教案
《 中国青铜艺术》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青铜器有所了解,有所认识,开阔学生的眼界,增长他们的知识、陶冶情操。培养欣赏古代工艺美术的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
2、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感受青铜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欣赏青铜器中“鼎”的艺术特征,感受其造型、纹样的奇特与美感。
教学难点:
分析青铜的艺术特色,以及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知识。
教学设计:
一、导入
猜字游戏:爵、鼎、尊
这些字你认识吗?这些字都代表一种青铜器,揭示课题。
二、新课
(一)整体认识
1、提问:这件精美的艺术品是青铜器为什么是青铜? 什么是青铜器?
-------它是铜和锡的合金,因为颜色灰青,所以叫青铜。
2、欣赏青铜器,猜一猜它的用途,并进行分类。
3、青铜器作品欣赏。
------播放青铜作品视频,感受青铜艺术的魅力。
(二)重点感受
1、以鼎为例,从哪些方面去欣赏呢?
------造型、纹饰、文字
2、司母毋大方鼎(商周)
猜一猜,哪个是出土2次,为什么是镇国之宝?
------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毋大方鼎)
3、小结:青铜器不再是主要作为礼器,逐渐变成了 贵族享用的生活用品。器形趋向轻灵、奇巧,装饰手法写实,纹饰也易于理解。
(三)、局部欣赏
欣赏青铜器纹样,了解所包含的象征意义
1、卷云纹样,由卷曲线条组成对称的图案卷云纹----寓意高升和如意
2、饕餮纹,青铜器上常见的装饰纹样之一。亦称兽面纹
纹样象征古代传说中一种贪食的凶兽饕餮的面形,
图案多有变化。经常用于礼器,在大型青铜器上面,体现出奴隶制社会贵
族的权威,充满了神秘、威慑的色彩。
(四)走进青铜器博物馆
1、课本作品欣赏
2、小组交流
三、示范及作业
1、为鼎设计新的纹样,你准备这样设计?教师示范
2、学生作业,自己设计鼎的花纹。
四|、评价展示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很多青铜艺术,青铜器在我国分部很广,各个地区都有。但有些精美的艺术品在其他国家的博物馆,艺术品是不可再生的,我们要爱护国宝,爱护这些艺术品,中学生要知道爱护文物,宣传保护文物,让更多的了解保护文物的重要性,从我做起。
六、拓展:失腊法,让学生明白制作方法
附(二)活动评课——
王冬娟:老师准备精心,挑战难度。设计精巧,低线目标达到。老师要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边演示边说明,学生借助事物来说明自己的实验想法更好。打开思路。美术课可以打破一些固有的方式,提供一些学习的网站,提前学习,孩子的个性化学习得到保护,从学生身上学到更多,学生也有充分交流的时间。对青铜器特点更为细致的交流。
叶伟锋:板书精美,老师的语言要更有感染力。
潘亚清:新教师对自己入格,对教材处理有自己的想法,老教师大气,整个情境的穿插,胸有成竹,淡定想法,课题意识和教学相关联,长程意识。可以接受新事物尝试新方法。
雍晓燕:徐老师敢于挑战教学内容的难度,能结合课题研究开拓欣赏课教学精神可贵。以鼎为青铜器欣赏的突破口,又以青铜之精品“司母戊方鼎”作为重点欣赏,从造型、纹饰、文字三个方面来感受青铜器的造型之厚重、纹饰之精美。如果课前能安排学生进行预习性学习,课堂上交流出来的资源更丰富,学生作业时可以参考给一些纹饰,学生对纹饰的了解会更清晰。
张灿:文化艺术气息特别浓厚,从“司母戊方鼎”的造型和纹饰来欣赏,通过画更深刻体会青铜器。学生欣赏纹样时有点仓促,板书精美。
刘敏:开始大气,作业评价时仓促,可以一节课专门作为欣赏课,下一节课进行作业的创作。高年级可以连续作业,做专题作业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