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专题网站>>名师工作室>>王冬娟名教师工作室>>过程>>文章内容
聚焦微型课题 分享阶段成果
发布时间:2013-12-31   点击:   来源:   录入者:路叶娜

        末,盘点一年收成之际,常州市王冬娟名教师工作室的第三届成员怀揣着共同的理想再次齐聚二实小。工作室成员依托网络上的录像课“可能性”,立足个人“微课题”的研究主题,以评课的方式分享自己一年来对“‘结构教学’视野下的实践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深度认识与独特感悟。活动还吸引了二实小教育集团的几位年轻老师,他们全程参与了本次活动。

为了提升研究的效度,领衔人王校长提前一天在工作室Q群中上传了张齐华老师执教的二年级《可能性》一课的视频,要求老师们下载学习,并结合各自的研究子课题撰写评课稿、制作幻灯片。活动正式开始前,年轻的伙伴们快乐地围绕着王校长,在“头儿”精心准备的“魔盒”中抽取两个幸运号码,由此确定评课顺序以及点评顺序。
11位老师的评课精彩纷呈,许强老师从“结构视野下小学数学核心知识的引领作用”出发,不仅整体结构化梳理了统计概率这一核心知识在各年段的内容和目标,而且以张老师的教学为例,剖析了统计概率这一核心知识的育人价值与教学策略。蒋敏杰则基于“结构教学的学生心智培育”从四个方面剖析了名师的教学艺术。还有的成员从“结构教学与学生的联想能力培养”“结构教学与学生学习品质的提升”“结构教学视野下的练习设计”“基于结构教学的课堂有效交往互动”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独特感悟。观点独到、见解深刻的评析让同伴们深受启发;借由悟道、大胆重建的思想传递了学习的新境界。短短10分钟,各成员把在不同领域的研究成果及时地团队中打开和辐射。
一句话点评环节对成员们的挑战更高,有的老师用一串四字词进行点评,有的老师用对仗的7字句来概括……真实灵动的点评,引导着成员们自觉地锤炼现场学习力和即时回应力。
最后,王校长对成员们的表现作了高度评价,即兴谈了自己的感受,并从 “多”与“少”的关系、“图”与“文”的关系、“畅”与“断”的关系、“评”与“议”的关系、“同”与“异”的关系这五个方面谈了评课的几点建议。并希望大家结合活动录像,再一次在反思和实践中形成对“结构教学”的理性认识,提升对“结构教学”的内化力、转化力、反思力和敏锐力。
回味着同伴们的独特分享、王校长的智慧引领,大家满是期盼,期盼着2014的第一次相聚!
(文:路叶娜   图:许     审:王冬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