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评教学案例有哪些可取之处:
《艺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艺术学习领域课程必须重视引导学生通过艺术感知、艺术实践、艺术鉴赏和艺术创作等过程,全面提高艺术素养。引导学生在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的同时,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不断开拓艺术视野,理解与尊重多元的世界文化。
《角色游戏——面具》这一课例则充分体现了《纲要》中所指出的精神内涵,本课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欣赏拓展、实践创作、评价延伸、活动展示等形式多样的艺术实践与创作活动,引导学生在关注中国民间美术的同时,积极参与到民族文化的传承、交流与创作活动中,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设计能力。
在这一系列的课程实施过程中,我认为尤其出彩的是这位教师将探究型学习方式引入教学,学生课前以研究小组的形式进行调查,课上以“语言、图片加简单演示”的方式交流面具的起源发展以及种类、特点,发展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在实践创作阶段,这位教师采用“分主题、分类别、分角色”的方式让学生分好工,学会合作,体验探究,不仅使学生对前面的知识点形成感受到发现的愉悦与成就感,同时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2. 所评教学实录、案例有哪些有待改进之处:
本节课是一节较为传统的美术课,整个教学流程重点突出,关注了面具的艺术特点与内涵的分析。殊不知教学设计中,教师看似面面俱到,却缺乏了一种个性美,看似考虑得很周全,却忽视了学情。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各阶段的美术教材中都设置有不同的传统民间美术教学内容,初三年级学生对面具这一艺术形式掌握了多少,采用怎样的方式才能更好地激起更多学生对面具的兴趣,本课“游戏”的趣味还不够。从作业效果看,教师较关注学生作业的布置,作业形式还不够丰富,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3. 所评课例还有哪些教学方法:
当代的初中学生可以说是伴随着动漫长大的新一代,他们时常被游戏与影视世界中充满着和真实社会一样精彩的视觉形象所吸引,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尝试将中国民族元素与游戏形象相整合进行艺术设计,无疑会激起学生的创作激情,进一步提升对艺术的感悟,领会民族艺术的魅力,增强继承与创新的信心。
建议一:在示范过程中,教师可重点强调:面具造型的大小要合适,造型夸张,五官制作要稍大,考虑整体效果。特别是粘贴的牢度和整洁度是面具制作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
建议二: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创新设计,摆脱传统束缚设计有个性的面具。
建议三:在校园、社区开展专题展示活动、家长、教师共同参与到学生作品的评价活动中。
(作者:徐玥 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江苏省常州市翠竹新村11号 85568611转8017 邮编:213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