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专题网站>>名师工作室>>王冬娟名教师工作室>>过程>>文章内容
“室”“校”联动:携手结构教学“规律”之旅
发布时间:2013-03-17   点击:   来源:   录入者:陈燕

  

 
 
2013年3月12日下午,常州市王冬娟名教师工作室第三届全体成员在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开展了工作室的第五次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找规律’教学的结构研究”,星辰实验学校、星韵实验学校的数学教师全程参与研讨,营造了浓厚的“室”“校”教研文化。
活动分三个板块。第一板块,教学实践。工作室成员许强和陈燕两位老师分别为大家展示了两节研究课:《和与积的奇偶性》、《找规律(图形的覆盖)》。两节课出于规律教学的长程规划,整体设计,结构化的思考,选择了同一个班级进行教学,较好地体现了“教结构——用结构”的教学思路,体现了“揭示问题提出猜想——化繁为简寻找规律——反例验证提炼规律——解决问题拓展应用”的过程结构,学生对“结构”的认识循环上升,不断深入,“用结构”的能力和水平也不断提升。
第二板块,说课评课。在执教老师基于单元整体研读基础上进行结构化说课后,工作室成员和星辰、星韵两校的全体数学教师就两节课读出的结构、亮点、存在问题及建议等进行了积极的互动式研讨。大家一致认为两节课很好地体现了“找规律”教学的过程结构和方法结构,突出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找规律”中的价值。研讨中,大家还就怎样更好地“找”规律、判断“和与积”奇偶性的知识起点是什么、如何关注学生举例的“质”等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观点,为教学重建提供了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第三板块,总结提升。领衔人王冬娟校长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的研究意识、变革意识、课题意识,并要求在后续的研究中更好地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是处理好一般结构和灵活结构的关系;二是处理好举例和验证的关系,指出举例不仅要涵盖各种不同类型,还要特别关注反例验证;三是处理好扶与放的关系,不仅要把时间放给学生,更要把创造放给学生。最后,王校长结合研究课对如何进行课题研究进行了针对性指导,并希望工作室成员的子课题研究日常化。
“有一种幸福叫成长!”相信工作室成员都能将成长之“根”扎进课堂、扎进教学,让“结构教学”在日常研究中开出理想的现实之花……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