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专题网站>>名师工作室>>王冬娟名教师工作室>>过程>>文章内容
行走:向“结构教学”更深处漫溯
发布时间:2013-01-21   点击:   来源:   录入者:许强

 

 

20121216的午后,室外寒意阵阵,而雕庄小学的多媒体教室里暖意洋洋。常州市王冬娟名教师工作室第三届全体成员在这里开展了工作室的第三次活动。雕庄小学的全体数学老师和其他学校许多感兴趣的的老师也全程参与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复习课结构教学研究
活动由两堂复习研究课开始:第一节课是路叶娜老师执教五年级上册《多边形面积计算总复习》。本节课从小学平面图形的学习这一大结构入手,围绕“课前整理——课始梳理——巩固提升——课后拓展”的教学结构展开教学,在课前课始的整理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在颇具针对性的练习中帮助学生查缺补漏。第二节课是张丹老师执教六年级上册《长、正方体总复习》。本节课在结构教学视野下,围绕“完善整理内容——沟通内在联系——横向纵向比较——知识灵活运用”的结构进行复习,在复习的过程中不断沟通前后联系,不断完善认知结构。
随后,工作室成员、雕庄小学的全体数学老师和其他参与的老师进行了现场互动式研讨。围绕“结构”、“亮点”、“重建”、“疑问”这四个关键词展开了研讨。正如王校长所说“复习课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作为教师如何能将这块难啃的骨头处理好?大家一致认为学生整理是一大亮点,在学生自主整理的过程中体现的正是我们结构教学的精髓:让学生结构化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为他们的后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在研讨的过程中,提出了多个疑问,如“如何在复习课中基于学生的真实状态展开结构教学”,“哪一种结构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在复习课中如何设计核心问题引领学生”,“分类或分层的练习设计的联系与区别在哪里”,“整理知识和练习巩固的时间如何分配”等等,随着王校长即时的一一答疑,给大家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
王校长认为本次执教的两位老师勇气可嘉,基于日常的研究,又有了新的突破,令人欣喜。从结构教学的视野,对复习课进行了总结1.复习课的一般过程结构:梳理知识,形成结构——查缺补漏,重点突破——综合应用,提升品质。2.梳理知识的一般方法结构:梳理本单元的知识——嵌入原有知识结构——拓展后续知识结构等。在此基础上对这两节课分别提出了极具针对性的详细的重建的建议。并要求每一位工作室的成员重新定位自己的评课角色:从“主动学习”走向“贡献智慧”,着重围绕如何重建展开评课,追求研究的实效、高效。
最后,王校长就工作室的运行情况作了说明,并就近期的工作做了详细的安排。
“困难”中见智慧,“疑惑”中见深邃,“结构”中明奥妙——短短的半日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王校长的涓涓细语正如冬日的傍晚,透过西窗的一缕斜阳,使每一位研究的同行者心中充满了光和温暖,指引我们向结构教学的更深处漫溯……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