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认真学习了《人民的好儿女》电视系列片,看到了在祖国建设的各条战线上涌现出的无数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的伟大、共产党的力量、共产党的风采。
《大山的火把——赵世术》,讲述了重庆市巫溪县田坝镇上鹿村的小学教师赵世术带着青春的梦想走进山村小学。为了减轻家长接送的负担,主动担负起接送孩子过河的重任。无论严寒酷暑,他都要一趟趟往返于河水之中背学生们过河,一背就是5年。溶洞中流出来的常年冰冷刺骨的水,使年仅20多岁的赵世术就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走路都成了问题。但赵老师仍坚持拄着拐杖挪动着艰难的步伐去给孩子们上课。后来妻子为了满足赵老师的心愿,背着赵老师去给孩子们上课,这一背就是13年,赵老师就是这样用残缺的身体支撑起一所村小学。就这样,赵世术顽强屹立在讲台上,没缺过一节课,没叫过一声苦。“趁现在还行,教山里的孩子多识几个字,就是我最大的快乐。”赵世术说。影片中,赵老师伏在妻子身在的瘦小的身影,手指无法弯曲,用橡皮筋绑在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粉笔在黑板上板书的画面,无时不在我的眼前闪现。赵老师用春蚕蜡炬般的师者大爱,照亮了山里娃的希望之路……他无愧于优秀党员的光荣称号,无愧于人们给予他的赞歌——大山的火把。
赵老师的故事感人肺腑、震撼人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也是一名同时代的人民教师,在自己的教育乐土上耕耘,一直以来,踏踏实实,兢兢业业,认为这样就是对党的忠诚,已经无愧于一名共产党员。但是学习了赵老师的故事后,我对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了新的理解。不断进取,坚守岗位,不为名利所动,爱生如子,这就是最崇高的师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在生活上、学习上、以及以后工作上的行动指南,贯穿我的一生。我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
教育事业是天底下最崇高的事业,关系着国家民族的未来,关系着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作为教师,每天的点滴工作都是播种希望的事业。作为一名教师,要站在国家民族未来发展的高度来认知我们的教育。不能得过且过,把教育事业当作普通的谋生的工作,追求安逸,追求平常。作为一名党员,在条件优越、地区发达的教育环境下,要有不断追求卓越,不断追求创新,不断追求变革的教育激情,正如省教育厅副厅长胡金波所言,要有“与时俱进、创新推进、刻苦囚禁的高昂姿态”,要有“建设现代化”“引领未来”“融入世界”“立足实际”的教育勇气和教育志向,把培养人才,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己任。
每天,走进校园,面对的是一张张稚嫩的脸,纯真的眼神和求知的目光。爱学生,视学生为子女,既传道授业解惑,同时尊重孩子,热爱孩子,培养孩子远大的理想,培养孩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拓展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健康的人格,教育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传承并发扬民族精神,把学生培养着新时代的能融入世界文化的中国公民。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多元角色承载着多方面的职责。作为学科主任,维系着师生学科素养的发展,课程文化的建设和课程改革的推进;作为值日教师,维系着师生校园秩序和师生安全……如果,我能够时时处处以《人民好儿女》中优秀党员的形象来鞭策自己,那么,也许我不能成为“火把”,但我至少能成为一粒“火种”,在我的生活里燃烧自己,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