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专题网站>>党建品牌>>责任合作>>文章内容
“生活的支点在哪里?”
发布时间:2012-02-1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梁小红

昨天,在江苏先锋网观看了视频《人民的好儿女48——重道之师高松》,认识了一位朴实低调但在科研之路上具有卓越贡献的年轻科学家——高松,男,汉族,19642月生于安徽泗县,1984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1988年和1991年先后获北京大学理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等。曾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2002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时代的大学生,我之所以要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因为我觉得认清历史发展方向,做一个自觉的革命者,也是进步青年的必由之路。——1984.6.25 高松” 这是高松写在自己的入党志愿书中的一段话。这段话已经陪伴他27个年头,27年来,他也以自己崇高的理想与执着的追求践行了自己年轻时代坚定的志愿。高松热爱他的研究工作,大量的实验工作在旁人看起来是繁琐、枯燥甚至有些无聊的事情,但是对化学那种天生的热爱与执着则令高松视之为快乐。他常说:“苦只是一个方面,实际上有很多乐趣,特别是观察到一个意想不到的现象、得到一个新的结果,都会让人感到兴奋和激动。”正是这种不怕吃苦、以苦为乐的精神使得高松及其合作者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1998年至2011年,高松及其合作者在配位化学和分子磁性领域发表SCI论文300余篇,累计SCI引用次数达8600余次。h指数为51。高松的实验室是一个开放的实验室。他认为,自己的研究做好还不够,只有带动和促进国内同行一起进步才能对国家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2006年,高松开始担任北大化学学院院长,在就任院长大会上,他这样说道,“院长只是一个临时的岗位,实际上,这个岗位本身是服务性的。”而他任院长期间的最大心愿就是“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和氛围,让更多的人能够发挥自己的作用,特别是为年轻的教师和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 尽管院长的职务行政事务繁多,课题组也有繁重的科研任务,但高松还是坚持在自己热爱的教书育人事业上亲力亲为,倾注了极大的热情。43岁就担任中科院院士,在别人看来已经是了不得的荣誉,而对高松而言,最看重的身份还是教师。在参加纪念全国科学大会30周年的座谈会上,高松这样介绍自己:“我是北京大学化学学院的教师高松。”他在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学生能力的培养等方面都投入了很大的心血,对学生培养过程中,他注重激发学生自身的兴趣和创造力,鼓励他们独立和批判性的思考,尽可能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机会,积极支持他们参加国内外的学术活动,同时也注意科学道德、科学思想方法、实验技术、写作与表达等方面的基本科学素养的培养。高松热爱学生,他尽量抽时间与学生们待在一起。每次布置给学生的阅读文献,他都会亲自看、亲自讲。他对组里每个学生的研究方向跟得较紧,会把各个杂志的最新动态介绍给大家,遇上与组里研究方向有关的文章,他还会通过电子邮件发给相关的同学。有什么新的想法他甚至会及时的发一条简单的短信与学生一起分享。尽管如此,高松还常常觉得自己现在与学生一起讨论的时间少了,言语中常含愧疚之意:“我现在常常问自己,我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吗?我有多少时间在给学生上课,又有多少精力在和研究生研讨学术?”这是高松在北大2008年新春团拜会上的发言,发自肺腑,满含对学生的责任,也包含着高松对教师职责的神圣追求。高松老师的人格魅力指引了他的博士生们,他们感觉到跟着老师读书是件幸福的事,勤奋和自觉已经成为一种文化。

我,也是一名老师,虽然没有高松老师那样的卓越成就,但却也担当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在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耕耘了20多年,虽然没有令人羡慕的头衔,只是最普通的一名小学教师,但作为一名党员,能时刻清醒认识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也在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近年来,在提高自身素质及教学内容的更新拓展方面我也在不断思考、学习和实践。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觉得自身的语言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有直接作用的,于是我每天坚持英语学习,通过阅读英语报刊杂志等来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通过看、听网络资源来训练自己的英语语音语调,使自己有扎实的基本功来胜任教学工作。近年来,通过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类文章,我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尤其在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拓展方面,我做了较多的工作。我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大量原汁原味的网络英语学习资源,选取适合的素材用到教学中,通过这种做法,丰富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内容,拓宽了他们的视野,训练了听说读写技能,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取得了有效而长远的作用。

但是,与高松老师相比,我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投入还不够多。“生活的支点在哪里?”我想踏踏实实做一名合格的小学老师。我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过程性评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让学生有成就感;如何帮助学困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如何通过合适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与创造力;如何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思想情感交流,使他们感受到尊重与被爱;如何完善自己,用人格魅力对周围的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这些都是我努力的方向。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