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专题网站>>国际理解教育>>新竹新影像>>文章内容
中加文化对比思考
发布时间:2011-10-0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李佳维

    虽然在经历了14个小时的飞行后筋疲力尽,时差颠倒使得我彻夜难眠,但初到加拿大的兴奋和学习热情却丝毫未减。每一次学习,每一次考察,我都会下意识地联想起国内的生活,进行对比和反思。下面是令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方面:

1. “孩子是国家的财产。”加拿大的人口比较少,所以每个家庭最多可以生10个孩子,每个孩子在18周岁前都可以得到国家丰厚的生活补助和教育补助,使母亲可以安心地不工作,在家专心照顾孩子。有法律规定,未成年人必须由监护人悉心看护,每个孩子都是国家的财产,任何虐待国家的财产或者照顾不周被发现了都是要判罪的。所以,在加拿大,未成年人不能独自一人留在家里,经常看见外出的妈妈不得不带着三五成群的孩子、有的甚至还是刚出生的婴儿,拖着大包小包辗转于犄角旮旯。我们这些学生啊游客啊都喜欢拍照,到哪里班主任老师都会提醒我们:“千万别对着孩子拍照,实在想拍的要征得别人的同意,不然是犯法的,别人会报警。”

2. 外松内紧的校园文化。苏安学院的名字,意指江苏省和安大略省的愉快合作,一直得到约克大学的大力支持,所有担任培训执教的外籍教师都来自约克大学。因此,初到加拿大,我们便有幸参观了这所学校。从外表看,学校很不显眼,没有严实规整的围墙,没有气势恢弘的大门,没有具有象征意义的雕塑,更没有出自社会名流之手的金灿灿的题字,有的只是一块简简单单的校牌。校舍都是用最简单的水泥修砌而成。但就是这样一个只有50多年历史的学校,很重视抓内涵文化,现已跻身世界大学排行榜的前列。图书馆里书香浓厚;温室里满是实验作业;篮球场上活力四射;办公室里严肃静谧。他么有教育学院、艺术学院、商学院、法律学院等十大专业,有120多个选修科目,还有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小组。学生必须有规划、会合作、有创意,才能顺利修满学分。虽然还没有来得及去参观其他中小学校,但我想约克大学就是加拿大校园文化的一个缩影吧。

 

3. 轻慢温柔的生活节奏。与国内的快节奏生活不同,这儿的生活节奏比较慢。比如,使用取款机时,必须轻慢温柔,否则它将无情的吃掉你的卡;使用电梯时,不能连续按键,否则它将罢工。但是我把他们的这种慢理解成一种不浮躁的心态,他们可以花几年的时间来修建一条马路,但是不喜欢拆了重建。他们也不是没有效率,而是会工作,会生活。每到周末,他们一般都会暂时抛开工作,开着房车,举家外出游玩,在公园的草地上野餐、打排球,在湖上玩船、在路上开摩托。有多余的钱多数人不储蓄,而是用来投资和提高生活质量,过得轻松自在。不同的信仰也使他们用各种方式实现着自我的存在。

 

 

4. 收入颇丰的体力劳动者。在加拿大,体力劳动者待遇之优越,社会地位之高,是我无法想象的。加拿大体力劳动者收入高是普遍现象,因为这类职业很辛苦。一些季节性的、重体力的工种,小时工资更高,是普通体力工种的1.5倍到2倍。就拿班主任Peter的一个朋友而言,他具有清华大学的法语博士学位,但他从事的职业是卡车司机。原因很简单,他喜欢玩船,但是玩船很费钱,为了有更多的收入,他必须放弃文职,开车赚钱。政府对农民的补贴很多,因为农业是不可以拔苗助长的,有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如果农场主觉得要让自己的土地休息一年养地,那他可以提出申请,政府将免他这一年的税,还会有相应的补贴。农场主在加拿大是社会的上层人士,享受人们的尊重和贵宾级的待遇。相比较而言,因为我们中国人实在是多,劳动力就不得不变得很廉价。我在这里看到很多商品都标注着“Made in China”,真的很不甘心。

5. 健全严厉的法律制度。加拿大是一个法制完备的国家。法制的完备表现在法律服务领域分工很细,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法律的规范。律师往往只能在某一领域执业,这里不可能看到全能律师。一个律师一生能把本领域的法律业务搞精,成为专家就很不错了。加拿大不同层次,不同行业的法律也多如牛毛,要搞清某一方面的法律的确要下很大功夫,这些法律对公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详细的规定,我们对其中的很多条文一无所知,很多情况下我们违反了法律,但民不告,官不究,如果没人投诉的话,我们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违反了法律。举两个极端的例子:早在一百多年前的多伦多,偷窃罪是要被判死刑的,关在我们参观的圣·劳伦斯市场的地下室里,那里以前是监狱。里面潮湿阴冷,有的人熬不到行刑那一天就会死去。而今法律已经修订过无数回,但是依然很严厉。多伦多市条例BY-LAW规定骑自行车时,两个手要放在车把上,否则可以罚款100多加元;公交车上明文规定随地吐痰要罚款50加元;在多伦多的公园里说脏话也是违规的,也可以被罚款的(实时汇率1加元=6.47人民币元)。

                                                       (李佳维)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