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专题网站>>党建品牌>>责任合作>>文章内容
善于“责任” 有效“合作”
发布时间:2008-12-1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蒋健全

东师大叶老师在“新基础教育”研究中所呈现出的对事业的执着与追求、特有的人格魅力和睿智,让我深深折服。新基础教育”研究那种务实、求质、尊重、协作的研究作风让我感叹。

我清醒地意识到:我应首先静下心来系统地学习“新基础教育”理论,全面理解“新基础教育”的内涵与追求。新基础也让我思考了这样的问题“身边的合作者与责任人”。

说实在话,我身边接触的环境很多,比如社会,社会是一个大共同体,我们是社会中的一员,那我就是社会团体中的“合作者”,遵纪守法,团结向上,做一个好公民;如果我们积极响应社会的号召,国家的号召,国家要创繁荣富强时,国家在危难之时,那每个公民就是责任人,有责任建设我们的国家,真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都有家庭,家庭好比社会的细胞,如果我是家庭共同体中的成员,我就是家庭中的合作者,参与者,家庭中的大事小事参与家人合作,如果我是家庭的户主或者一家之主,那肯定是责任人,上照老下顾小,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等琐碎的事情自己都有连带责任。

学校是我接触最多的层面,我身边扮演的合作者和责任人角色很多,有学校领导,有学校中层干部,也有身边的党员,普通群众;也许就连自己也是在“合作者和责任人”双重的角色下,在某件事情中,自己自己一会儿是责任人,布置执行相关工作,一会儿是合作者,配合“责任人”做好条线工作,这是我们接触不同的事物,所处不同的环境造成的。

责任人与合作者双重角色频繁转换。对于一个学校而言,校长是第一责任人,中层干部就是合作者,如果中层在具体实施做事操作的时候,那就是群众的责任人,一线的教师就是合作者,如果师生之间而言,我们都是学生的责任人,学生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合作者,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一级对一级负责”。

对于身边的责任人与合作者,我想举一个事例,足以充分说明这之间的关系。她是我们二1的语文教师,入党积极分子毛茹静老师。本年度我担任是二1班的副班主任,刚进入她的班级的时候,心理没有底,对副班主任的工作是很熟悉,班级也没有教过,学生不熟;在履行副班主任工作的时候,是老师的信任和手把手的教,使我对这副班主任工作有了深刻的了解,最后就很好驾驭了做副班主任的工作,和她搭班很快乐,舒服,感觉工作是艺术。由此可见,我与老师的形成了班主任与副班主任伙伴关系,密切的责任与合作关系。深层分析:对于学校班级而言,毛如静老师是二1班的正班主任,是班级的责任人,我是老师的合作者角色,我认真履行副班主任的职责,积极与老师密切合作,共同做好学校布置的方方面面的事情,如一起带领班级春游啦,秋游,看电影啦,帮助他们检查身高、体重,老师分配的事情,我认真执行,老师有事外出,打电话给我,我及时跑位,及时补位,我代替看过早读、夕会课,讲过成语,布置过家作,相互合作,协作,带好班级。当我是责任人角色的时候,老师充当了合作者,副班主任的事情也很多,就学校的“规定动作”也有七八项,出板报,我是责任人,老师成了我的合作者,帮我设计主题,找好刊头、资料等,收费,我收钱,老师预先叫学生带好零钱,省得我这半个会计出差错。帮我收钱、点钱,一般当日早读没结束搞定,这样的事情很多,不胜枚举。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我们之间分工不分“家”。

自我认识责任人与合作者的一句话:合作者要克服责任人的依赖性、而不是单一地服从与执行,应主动地思考并策划自己合作的事务,责任人要在独立工作、创新工作前提下,寻求高质量、高效的合作伙伴。责任人不能没有合作者,合作者需要责任人的引领。作为普通教师党员,我要以实际行动践行责任人与合作者深层内涵,为身边的所有人全心全意服务。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