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冬芸,无疑是平凡的,转来我们学校后就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着,没有官位,没有光环。四年的日子像蝴蝶的翅膀一样,在开合之间一页页翻过。而我,在与她呆在同一个年级两年后,惊奇地发现,在这么些平凡的日子里,心灵一次次为她震颤了——生活真是个大舞台,每一个人都在那里演绎着自己的故事。平凡的每个人,完全可以因了些平凡的小事,而让生活美丽,让生命精彩。伟大,往往在平凡的夹缝中闪光!
记得这学年开学时,因为同她搭班的语
而最震撼我的,还是那次。那次,她难得地请了半天假,因为丈夫住院开刀。然而,晚上,还在照料丈夫的她,却接到了学校电话,要她第二天上午向华东师大的专家上一个重建课。向华东师大的专家开课?而且是重建课?她可是没有参加下午的新基础活动、没有听到专家的评课的,怎么重建?这绝非如吟诗般轻松,亦不会如湖水般闲适。没有准备,没有把握,怎么敢上?……而且,丈夫刚刚开完刀!太多的理由可以让她随意拿来推却此事,甚至可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然而,本就根植于她心的使命感,使她没有只考虑自己的私利,没有只着眼于一时一地的得失,甚至没有多加考虑,便放下话筒,歉疚地告别了病榻上的丈夫,飞奔回学校,连夜备课,做准备。第二天,上了一堂成功的重建课!
她没立过“以天下为已任”的豪言,亦没唱过“路在自己的脚下,责任在自己的肩上”的壮歌。却在某个时刻默默然挺起脊梁,全心投入,撑起了一片伟岸。“我承担,我无悔。”人,作为万物之灵,自诞生那一天起就注定不同于其它生物了吧?如她,有种天赋的使命感,承担着对他人、对学校的责任,而不仅仅是自己。这该是我们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的一个重要因素了。想来,在我们这个学校,乃至整个社会,每个人都生活在集体之中,犹如同坐一艘驶向彼岸的船上,需要上下齐心,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慧,信者效其忠,这样才能准确走向理想的彼岸。
感动,就这样一寸寸深蛰我心。张爱玲说:“抓住一点最真实的感动,让自己生活在亲切的记忆里。”伸出手,揽住它,在钦佩的凝望中,我感受到了一份平淡的美好,它散发一股怡然的清香,如草上的露珠,在一片绿丛中,泛着阳光的晶莹与温煦。
小草虽小,一样能铺成辽阔无垠的大草原。量人的尺度,绝不在职位的高下!辉煌就是如此平凡的累积!这些的平凡,串起了夏冬芸更耐品咂的人生,涌向天边灿烂的光彩,悠悠回荡起人性的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