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专题网站>>党建品牌>>责任合作>>文章内容
从每个视角,践行一名党员的责任
发布时间:2008-12-1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谭夏

我是一名“两岁”的新党员,也是一名“两岁”的新教师。这两年里,我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也没有获得过什么光彩照人的可喜成绩,我只是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做着一些平常事。我自认为没有很高的志向,只是叮嘱自己:认真对待每一件平常事,用心做好每一件平常事。从每一个不同的视角,努力践行一名新党员的责任。

视角之一:新手上路,几多忧愁几多喜

记得第一年初为人师,刚刚踏上工作岗位,面对崭新的工作环境,面对陌生的科学教材,面对学生灵动的智慧双眼,我到处都是疑问,心中充满担忧,不止一次怀疑自己:我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老师吗?记得王校长第一次听我的教学常规课,我从头到尾独立地宣读科学课堂考核规则,置学生于不顾,仍然“我行我素”,坚持说完40分钟;记得师傅第一次听我的新授课,面对学生时,我却在“自言自语”,甚至连这节课的重点难点都没有讲清楚,但还是从容镇定地上完一节课;很多很多的第一次,留给我太多的尴尬和苦恼,却没有阻止我向前努力的脚步。

而今回首,很佩服自己这一年的坚定的信念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积极心态,正是这种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让我平稳渡过了一年,这一年带给我的收获是很丰盛的。

经过一年的磨练,到了第二年,本以为已经熟悉的工作可以做起来可以得心应手。本以为,课堂上,学生的问题处理起来,可以机智圆润;自身科学专业的素养,可以得到提高。可是,事实上,课堂上一个个的科学专业问题,一个个对我来说依然很生疏的实验,每天都困扰着我。我开始彷徨,也开始第一次真正为自己感到担忧,开始把现在的自己和去年的自己进行比较。有时,甚至还想以新教师的名义为自己辩解。可是心里却十分不愿意。我不想一直用非专业出身、新教师这样的借口隐藏自己的缺陷,我宁可自己去面对自己的实际问题。

记得一次公开课前,常州市科学领域的几位优秀教师一起帮我备课,因为自己的科学素养的缺乏被“关”在了门外,只能作为一名旁观者在倾听他们激烈的讨论。在一旁享受他们智慧的同时,也感到一种落寞。去年学校行政调研时,师傅听了我的一节课,课后对课堂的评价以及对我的评价带给我很大的震撼。我记得他是这样说的:“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这堂课最大的问题在于教学中几个演示实验的失败,……,我只看到你平时待在电脑前学习,其实更应该去实验室多做实验。你平时也不能闭门造车,不会的时候多问问我,我会教你的。……”近乎训斥的语气中分明也带着很多关心和帮助。我垂下了头,我又想说些什么,可却没有说出口。其实,很多时候,我想去做些什么,可还是觉得无从下手。想问些什么,却不知道怎样开口,因为问题实在很多,心理也很乱。

在内心激烈的矛盾和挣扎中,我终于静下心来重新审视自己,也重新认识科学这门课程。我清楚感受到,教师如果没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没有成系统的、丰厚的专业学科素养作铺垫,艺术化的教学能力只能是空中楼阁。

科学素养的提高如何实现?这是我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它不仅靠阅读科普书籍,也不仅靠从别人的课堂中学习,不仅靠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获得,它更需要我主动的去学习,去摸索,将科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用敏锐的视觉去捕捉,用勤劳的双手去实验,用智慧的头脑去思考,才会慢慢积累,逐渐提高。经过一个阶段的默默努力,我也获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今年在蓝天实验小学的公开课,得到了其他老师的一致好评;论文《我看到了智慧在闪烁》发表在常州教师教育杂志上;《太阳和影子》教学设计和课件获得首届常州市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二等奖。

视角之二:奋力追赶,为达目标多规划

为了使自己提高学科素养的同时,提高教学教育能力。我为自己制定了“四要”规划,使自己成长得更稳,更快。

1. 要多阅读。用新基础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用科学专业知识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提升课堂教学能力;并且在阅读中坚持做好读书笔记。

2. 要多听课。记得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说过这样一句话:“不看别人的戏,就演不好自己的戏。”演戏如此,教学也是如此。在听课中思考、琢磨;在评课中提升、内化。此外,还应该利用空课时间多听师傅的课,及时记录师傅课堂中每个教学细节,处理方式,从而比较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方式,使自己不断在反思中成长,在总结中提升。

3. 多实践。教师的专业成长归根结底是靠实践。课堂是教师工作实践的主阵地。实践中重视平常课,认认真真准备好每节课,全心全意上好每节课,尤其注意锻炼课堂教学语言,注意课堂教学前教师对课堂实验的把握能力和熟练程度,以及对学生的指导能力。

4. 多研究。积极参与科学教研组的课题研究,在研究中学会科研,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借助课题研究,督促自己动笔。在看似平常的教育现象中总结教育规律,提炼教育方法,形成积淀。以研究促反思,使研究在平时的教育中成效化。

视角之三:勇于承担,为学校分忧解难

4月份,潘医生意外骨折,据医生初步估计,至少休病在家一个多月才能下床走路。潘医生这一倒,我们学校的卫生工作就几近瘫痪,谁能接管这样一项重大的任务呢?当我正在担忧时,王校长突然找到我,并告诉我经过学校决定,由我代替潘医生负责学校的卫生工作。这个重要的消息,不仅让我感到吃惊,更加让我觉得很担忧。卫生工作是学校的门面,良好的环境是师生学习工作的保证。负责学校的卫生工作,在我看来,一定是一位资格老、经验足的老师来承担的,而我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有能力承担起这样的工作吗?我对自己的工作表示怀疑。每当我想起王校长信任的眼光,我便慢慢把这些顾虑抛置脑后。去潘医生家交接完工作后,我便开始像模像样的监督起卫生来了。每天七点二十开始,走遍学校的每个角落,包干区、教室走廊、楼梯楼道,早上查,中午转,晚上再看。平时看起来是多么轻描淡显的活,坚持了一个多月,发现责任也很重大。两个月的卫生工作让我感受到:很多事情,看起来很小,很简单,只有自己去做,才知道其中的良苦。但是,任何事情,只要自己浇灌责任,耐心和恒心,都能结出硕大的果实。

我的经历和身边的老师们一样,很平凡,不感人,但却真实。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学习,不断超越自己,让自己发挥一名党员的更大的作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