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12-1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金旭峰
爱,是世间最美丽的语言,亲情、友情、爱情,赋予了它丰富的内容。然而有一种爱,脱离了这些内涵,并凌驾之上,是因为他爱的对象是一批又一批与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孩子们。而拥有这份爱的正是我们——人民教师。
2007年9月,新的一年级诞生了。说它新,是因为一年级孩子那一张张新鲜的笑脸,是因为新鲜血液的注入,更因为在教师队伍的组成中还有一位副校长——朱丽萍老师。刚走上副校长岗位的她,既要担任繁重的行政职务又要担任一年级语文教学,挑战是巨大的。谁都知道,低年级的课务繁重,而教学的对象又是那么的稚嫩,同样一句话高年级学生一点即透,而一年级却要唠叨来唠叨去,手把着手教,是一个磨人的活。所以说实在的,一开始我们心里也暗暗担心,担心朱校长分身乏术,会影响班级正常的教学工作,增加年级里的负担。但事实证明,我们的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开学了。我们看到了这样的一幕幕:只要没有行政事务,朱老师总是定点我们一办,批作业,谈教学,聊孩子。走进她的课堂,教风踏实而灵动,孩子常规井井有条。忙起来,我们又常常能看到这样一个镜头——朱老师一边打电话处理事情,或和家长联系,或处理学校事务,一边手头丝毫不放松,“唰唰唰”地批改着作业,真可谓是争分夺秒。只要她在学校里,只要她不在开会,早晨、中午、下午,她总会抽出时间进班,或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或和孩子们聊聊天,关心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尽管学校的行政工作很忙,但是她坚持自己的课自己上,在这学期的校庆和总结性评估两项大活动中,她都承担很多具体的工作,但她抓紧分秒去完成,一学期下来,只有1节课是让年级里的老师代的,她没让孩子们少上一节语文课。作为副校长,她没有高高在上,在学生的眼里她就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语文老师,她手把手教孩子写字,帮孩子擦呕吐的脏物,带孩子回家换尿湿的裤子,于是有学生亲切地称她为朱妈妈。由于工作太紧张,她的嗓子经常沙哑,甚至说不出话来,可她依然一边喝着药,一边坚持为学生上课。
如果说一(2)班是一间洋溢着爱的小屋,那么就不能不提他们的班主任——蒋旭英老师。和其他班主任相比,她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但她以默默的行动让我们这批老班主任都觉得自惭不如。
一年级有很多青年教师,论精力一定比蒋老师充沛,但和蒋老师一比就会感到自惭形秽。早上,当几位青年教师踏着七点的钟声走进校园时,却发现蒋老师已经吃完了早饭,正在教室里扫地、拖地;中午才吃过饭,蒋老师又忙开了,只见她把外套一脱,就开始带领小朋友擦窗户、排桌子。走进一(2)班,你会发现这里不仅和家里一样干净,还在蒋老师的巧手下装扮得更漂亮,更温馨。冬季体育节,为了让自己班的小朋友在集体跑中更具亮点,她连夜赶出了49个彩带手环。当体育老师告诉她他们班的跳长绳不行时,她利用每天的中午和课间带领小朋友们刻苦练习,结果在最后的比赛中他们班夺得了第一名。
作为班主任,她常常尽己之能,帮助学生,爱护学生。蒋老师带给孩子的永远是乐观、慷慨的一面———给学习不扎实的孩子买练习卷;自己掏钱买奖品奖励取得进步的孩子;班级组织秋游,她给学生带了一大兜子吃的,回来后学生在日记中写到:过去我们秋游是妈妈买东西,今天是老师,我们可真幸福!班里有个孩子在玩耍时不小心撞破了头,蒋老师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送去医院医治,定时询问孩子的病情,并且每天从家里带了枣子到食堂里去蒸,然后定时提醒小朋友吃。小小的一个举动,温暖了学生幼小的心灵,最大限度地拉近了家长和老师的距离,更触动了我们内心的丝弦:什么是真正的爱?可能就是这种不求回报的无私奉献吧。
和领导搭班的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由于领导事多会多,常会和课表发生冲突,所以经常需要调课。这种情况下,一般老师都会很爽快地答应。但在蒋老师身上,我们看到的远不止这些,当朱老师不在的时候,她会及时补位,这时她就是语文老师。早读课上,蒋老师组织孩子们认真地拼读拼音,并不时纠正他们;今天的小课是语文课,可朱老师临时有事,就拜托蒋老师给他们听写,回来时,蒋老师总是一本不落地收齐了;有时,个别学生的语文作业晚交了,蒋老师总是帮着收批;有时,家校联系本上有语文写话或听写,蒋老师也总是一声不响地顺带一并批阅。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在蒋老师的脑海里,没有语数之分,没有你我之分,只有这49个可爱的小朋友……
日常工作中,朱老师和蒋老师精诚合作,相得益彰,为共同的一(2)班相互扶持,相互理解,形成了合力。学生的事、班级的事乃至家长的回复,她们都有商有量,共同出谋划策,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的就是这样一种博爱,爱着自己的事业,爱着自己的学生,努力把一(2)班营造成一间爱的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