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专题网站>>党建品牌>>责任合作>>文章内容
脚印
发布时间:2008-12-1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高鸣鸿

不知不觉中,一个学期又匆匆而过,且轰轰烈烈。回首这张即将翻过的期历,绚烂的校庆、深邃的评估……历历在目,却似乎找不到自己的影子。细细搜索,才发现自己的确没有丰功伟绩,只是一路默默地在履行着一个责任人与合作者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九月,紧张中成就了精彩。

一年一度的青年教师素质大赛自改变政策以来,二实小语文教师还是首次冲出直属走向大市比赛。这是二实小多年重视青年教师培养,逐年有所提升,最后以明显的优势脱颖而出的结果。这一结果蕴涵着多少人的辛勤付出和美好心愿。珍惜这样一次来之不易的机会,并努力将这一精彩延续,将这一美好晕染,为即将到来的二十校庆献上一份特殊的贺礼,是我的责任。从挑选教材到推敲设计,从课件素材到试上安排,从课前准备细节到执教班级学生心理疏导,为了减轻方海红老师的负担和压力,我里应外合,事必躬亲。终于获得了令人振奋的结果。

十月,忙碌中体验着喜悦。

二十校庆,举校欢庆。为了充分体现学校“新基础教育”特色,“教海扬帆”周活动承载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低段的困惑,理念的引领还不足以解决,破冰的示范拨开了教师心头的浓雾;高段的举棋不定,意见不一,需要组织老师步步为营地推敲,反反复复地斟酌。

过程中教师的全情投入和合作研究促进了教研组、备课组团队的建设;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鼓舞了教师,也展示了新基础实践的成果。在履行责任人职责的同时,积极配合课程部长孙敏组织的各项工作,主动承担《研究实践》一书的撰稿任务,主动召集语文教师承担校稿任务,主动参与《新活力》的组稿工作。当校庆庆典接到前台的颁奖互动等任务时,我为自己没有特长却也能为庆典活动献上绵薄之力倍感喜悦和自豪,梳理承担的具体事务和所需准备,人员安排和训练时间,第一次承担,生疏中有挑战新鲜的窃喜,忙碌中有体现价值的兴奋。

十一月,忐忑中经历了考验。

三年终结性评估中随堂听课是考评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最令我们学科责任人忧心,令教师忐忑的考验。语文组教师人员最多,三年内新近教师近10人,涉及语文(阅读、习作)综合实践、思品多门课程。前期准备工作量大,难度也大。及早动员,提前安排,年级内一一配对,参差运行。把准备的过程看作是提高底盘的常态研究过程。当真正面对评估的时候,语文教师都能从容地面对,并呈现出较高水准的常态课。应该说,活动考验了教师,也考验了我们部门责任人。也正因为这样的考验,让我们看到了现实的不足和内在的潜力。

十二月,彷徨中留下了遗憾。

一次侥幸带来的伤痕(叶澜老师的造访和评价)总让人隐隐作痛。“新基础专家”的不期而遇又将到来(局小邀请在我们评估之时,后因吴老师有事推迟)。本学期研讨的系统性有所打乱,临近学期结束,呈现什么主题的研讨课,哪两个年级承担。主题确立了,人员确定了。但是,备课组独立承担能力强,没有试上的打算。学科组也给予信任,没有真正参与进去。本人未真正履行责任人的义务且团队的力量也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事后想来,这两次基地学校调研其实都只是一个结果的呈现,显然,教师的参与是不充分的、研究也是不实在的。学科组在仓促、彷徨中没有把过程做足,做好,所以不仅反响引起争鸣,而且没有充分利用好专家资源,教师收效甚微。

岁末,尤感欣慰的是,本人虽然没有从教四年级的经历,但本着自己对语文教学的理解,对日常教学的研究,对学生学习心理的把握,对单位时间的高效利用,所带班级学生在学科学习上起色不小。这让我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更加充满了信心。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