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专题网站>>党建品牌>>责任合作>>文章内容
有一种精神,让我们自己也感动
发布时间:2008-12-1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二实小党支部

200510月下旬到11月初,短短两个星期时间,学校大队部除了组织学生赴南京参加省少先队活动汇报外,还接待了三批高级别的客人:有来校考察的团中央书记一行、来校采访的《辅导员》杂志社的总编、来校参加课题结题的全国少先队研究资深专家。如此高规格、高密度的工作安排,可以说是建校以来的第一次。

回首那段日子,在大队部和校长室每个人的记忆深处,是由智慧、辛劳和责任缀成的十多个日日夜夜!每天我们都加班到很晚,甚至连续几天与午夜的繁星为伴踏上回家之路,一路上还无心欣赏星空的美丽,仍在琢磨未曾完工的活。

或许以下的这些记忆可以带大家一起走进我们共同走过的那些难忘的日日夜夜:

曾记得,那一次,王校长又和我们一起忙到凌晨,骑行了四十多分钟,眼看家门在望,没曾想小区门已锁上,家中电话又不通,寒风中她孤独地等待了一个多小时,方才盼来和她一样晚归的邻居,得以进家门。或许就是凭借着这种精神,连张晓兰书记都很惊讶并赞叹:王校长在来校两月之际,就对学校少先队的过去有了如此深刻的解读,对学校少先队的未来有如此清晰的定位……为了追求尽可能理想的效果,袁校长把活动材料、结题报告修改了许多回,每天都有新的想法,新的角度,为此她常常工作到深夜,有一天甚至写到凌晨三点才睡觉;大队部的三位成员则大到活动整体方案,小到每个学生的站位穿着,都要一一予以仔细考虑:那几个日子,蒋冬霞回家时家人都已熟睡,清晨离家时家人还未醒来;愧疚的王珏只能与孩子在睡梦中相见,连打个招呼说句话都是一种“奢侈”的享受;郭玉琴的儿子则天天吃快餐;提供技术支持的谢忠恕老师不仅自己毫无怨言,还得到雍晓燕的鼎力支持……所有这一切才使得我们肩负重要使命,未曾出现太多的尴尬。面对留下的几许遗憾,我们只能说,今天我们已经尽力了!明天或许会更好!

那些日子已经远去,但它留下的却很多很多。“总有一种精神,它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信心倍增;总有一种人格,它驱使我们不断寻求自我完善。”这是2004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时的一段致辞,我们虽没有这么伟大,但在共同走过的日子里,我们也实实在在地找到了这种精神,这种力量,这种人格。它会让我们的心灵时时怦然一动,因为它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

当我们写完这段文字,也着实自我感动了一番,不为别的,仅仅因为自己的付出和一点收获。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