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专题网站>>生命教育>>保卫童年>>文章内容
给孩子一片欣赏的天空
发布时间:2008-04-2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二(4)班陈依宁家长 孙敏

欣赏,创造的开始……

从小,宁宁就好静。家里没人陪她玩时,她就能一桶米玩半天、一张报纸撕很久、抓起笔到处画圈圈,而且乐在其中,常常要我们欣赏她的大作,于是我们和她一起想象:这是用米堆的城堡、那是用报纸撕的长蛇、还有涂成的毛线团……,夸张的语气、赞赏的目光,欣赏着孩子天真的创造、童心的发现、审美的萌芽。因此,宁宁从满把抓着笔开始,就爱上了画,爱上了这自由的、直抒内心的表达方式。

空间,创造的乐园……

在家里,宁宁是个画迷。不管拿到什么笔,自己的水彩笔、油画棒,妈妈的铅笔、粉笔,爸爸的钢笔、圆珠笔,爷爷工地上的石笔,也不管在纸上、地上、墙上,只要她想画,从不肯轻易放弃。大大小小的纸片、画本,我们跟在她屁股后面悄悄地收藏了一纸箱,笑言:留着将来给她的孩子看。一面瓷砖墙,画了擦,擦了再画,想画多大就画多大,实在擦不干净了,就用洗洁精洗,从不会对孩子有任何责难。到了乡下,爷爷奶奶更是给她足够的宽容,门前的场院上,尽情地和小伙伴比赛涂鸦,到现在,堂屋的墙上还留着一幅一米见方的大作:宁宁乐园。“是宁宁四岁时的大作,”爷爷奶奶常自豪地向客人介绍。

虽然自己略懂绘画,但从不刻意地规定她怎样用笔,怎样配色,所做的只是尊重她的想法,鼓励她的大胆,解读她的童真、分享她的乐趣。

时间,创造的源泉……

愉快而自由的幼儿时光一晃而过,不经意间,孩子的画笔由生涩走向老练,一事一物、一喜一怒都能很自然地呈现,真正是我笔画我心,童真童趣跃然纸上。

进入一年级,学习的压力迎面而来,随意、散漫的个性也给学习带来了“后遗症”,最直接的表象是“常常来不及”。怎么办?是兴趣为学习让道,还是合理安排,统筹兼顾?

我们和孩子谈心,教孩子学会看时间,和孩子一起制定家庭活动作息时间表,还设置了一系列奖惩措施,如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就可以自由安排活动1小时,双休日的作业星期五就全部完成,就可以享受听故事、看卡通、郊游等优惠,而且休息的两天里,可以画喜欢的卡通,可以跟老师学画国画,可以有大把的自由安排时间……总之一句话,高效率的完成学习之后,省出来的时间就是自己的,可以做自己爱做的任何事。

一年来,宁宁逐渐学会安排自己的学习过程,而且有着很强的结果意识。字一笔一画写得漂漂亮亮,不带拼音的课外书也能流利地读下来了,口算、听英语、弹古筝一一有条不紊地做来,不急不躁,常常还能从中找到欣赏的乐趣。而课余时间,她更是不放过一分一秒,和志趣相投的伙伴比画画、照着杂志上的折纸示意图自己摸索、为自己心爱的娃娃打扮、给家里的插花、盆栽修枝剪叶、对名家的画作品头论足……

孩子一天天长大,一天天修正自己对生活、对世界的看法,我们坚信:用涓涓细流般的关爱,用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用多姿多彩的艺术浸染孩子的心灵,孩子必定拥有一颗善感的心、一颗善良的心、一颗善于创造的心,相信她的明天会像她的想象那样美。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