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专题网站>>生命教育>>保卫童年>>文章内容
用心陪伴孩子成长
发布时间:2008-04-2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殷 勤

陪伴孩子成长的日子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女儿殷子衡已是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一名四年级的学生了。还清晰地记得在女儿一年级的成长档案中我们为她写下过这样的入学祝语:希望你健康地成长、快乐地学习、诚实地做人、友善地交往、大胆地表现、有意义地生活!当我们在以一种“平常心”陪伴她成长的过程中,发现她正带着我们的祝福这样一路走来:在老师和同学眼里,她是一个乐观向上的阳光女孩,爱好广泛,乐于助人,发展全面;三年级时大胆参加竞聘,成功当选为学校少先队大队委员、旗手,今年又成功竞聘为学校“新竹服务公司小知心团”团长;她勤奋好学,积极参与各种活动,每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今年又获校第二届“十佳学生”称号。

回想这几年家庭教育的点点滴滴,我们觉得以下一些做法与心得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

播种良好的习惯,收获成长的快乐

记得巴金先生说过:对孩子的成功教育应从好习惯培养开始。所以在女儿上小学的起步阶段,我们就特别注重对她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培养。举几个最基本但必须严格做到位的要求:

严格作息时间:早晨起床、晚上睡觉的作息时间必须严格限制,应尽可能保证10个小时的睡眠时间;非节假日一般不走亲访友,否则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孩子也会因疲劳而影响第二天的上课效果。

严格作业要求:从书面作业时间、作业姿势、作业清晰程度、作业正确率、口头作业放声朗读等都有具体要求,而且作业要求就贴在书桌前,做作业时时刻对照,做得不到位则及时反省,当习惯养成,作业质量自然就高了。

学会有效整理:学会整理自己的书包、书桌、卧室乃至整理作业中的错题等常规事务。起初家长一定要先示范,让孩子学会归类,久而久之,孩子的做事和思维也会有条理。

学会有意识记事:为了防止孩子丢三拉四,必须让孩子有意识记住老师布置的任务、活动时间、作业要求乃至家长提出的要求等等,让孩子记住这些,其实就是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要做好上述四点,我想我们家长一定要舍得花功夫陪,在孩子尚未养成习惯的时候陪一段时间是为了以后不陪,因为好习惯养成了自然就不需要陪了;同时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要怕失败,而且必须严格到位,切忌虎头蛇尾。

应该说经过一段时间的严格要求(花功夫陪),女儿已基本形成了较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每天严格遵守作息时间,睡眠充足,上学精力充沛;因作业质量较高,因此就不需分散太多的精力去订正修改;由于上课注意力比较集中,自然听课效果也会好;没有丢三拉四的习惯,自然少了老师的批评。自一年级以来,她在每一期的听写小能手、作业小明星、岗位小能手、优秀小班长等评比活动中几乎所有奖项都能拿到。正是这样一种良性循环,因此女儿特别喜欢小学的学习生活。我们觉得,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能保证孩子的学习生活正常、有序乃至高效;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更是孩子快乐成长的基础。所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至关重要,而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严格。

赏识孩子,让她拥有健康的人格

我们认为,新时代的家长应该用平和、民主和赏识的心态来帮助孩子塑造健康的人格。当我们的孩子步入小学后,她首先直接面对的就是一个相对幼儿园来说更为紧密、更需要沟通和合作的班集体,那什么样的孩子更容易与别人沟通和合作呢?我既是一个母亲也是一名教师,长期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有自信心、宽容心和责任心的孩子最容易融入班集体也更容易被大家接纳。因此,我们一直都在用赏识的态度来潜移默化地培养她的良好的人格特质。

其实我女儿在刚入学时很多方面跟别的孩子有一定的差距,有些差距至今依然存在,比如女儿的语文朗读时的发音与音色,做口算时的速度与正确率、跑步速度与耐久力等等不如很多同龄孩子。但是我们始终以欣赏的眼神、话语激励女儿:你是最棒的,这就是最好的你……也许正是这种皮格马利翁式的赏识教育,使女儿拥有了自信,她在鼓励声中得到了全面发展。她会自觉做每件事情,也乐意去参加许多活动,比如她始终能以饱满的热情参加学校的各种比赛,象运动会、科技节、读书节、数学节等从不退却,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当然,拿不到好名次时她也不沮丧,而是自我激励,争取下一次的成功。女儿还努力培养自己的工作能力,比如三年级第一学期通过自己的大胆而真挚的竞聘演说成功地当选为学校少先队大队委员、旗手,一年来,她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已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肯定,责任心可见一斑。

我们对女儿润物无声的赏识,也让她拥有了赏识别人的心态。在她眼里,身边的每一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她能宽容同伴的缺点,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理解老师的合理要求。女儿不仅被同学喜欢也得到了老师们的认可,可以说是她的自信、她的友善待人、她的责任意识为她插上了快乐学习生活的翅膀,如今女儿正快乐地生活在这个集体当中。

以丰富的阅读引领孩子成长

广泛的阅读可以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人文素养,并弥补现在独生子女在经验和情感、阅历等方面的缺乏。孩子的阅读行为开始得越早,阅读时思维过程越复杂,阅读对智力开发发展就越有益。可见,阅读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终身有益的。因此,我们在家庭教育中,从孩子小时起就特别注重培养她热爱阅读的习惯。我们主要从这几方面入手:

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我们经常全家一起读书,为孩子创造一种读书的氛围,让孩子爱上阅读,让阅读成为她的习惯。读什么书,我们觉得不能过于跟随孩子的兴趣,家长应该给予必要而合理的引导。孩子阅读的范围应尽可能地广泛一些,文学、科技、艺术等等都要涉猎。在孩子阅读的时候,也要适当给予一些“刺激”。比如最近孩子什么方面表现突出,我们就奖励一本书,这样的刺激可以说是“双赢”,以后孩子的表现会更出色,阅读量也会更大。也可“意外”地送她一本书,记得女儿二年级下学期,有一阵子一直在我面前感慨,说她与《夏洛的网》“擦肩而过”了,因为我们曾经给她推荐过这本书,当时她没选,而现在老师每天在给他们读这本书,内容很精彩,她很懊恼去年没选。我听在耳里,悄悄地叫他爸爸给她买了一本,当晚没给她,而是等她睡着后放在了她的书桌上,第二天当她“意外”地发现《夏洛的网》时,那激动的样子真是没法形容,而且用了两个半小时就将这本书一口气看完了。

适时适度地评价阅读效果。让孩子写读后感,可以了解孩子的阅读效果,同时,家长给予一些鼓励性的评价,可以让孩子更加喜欢阅读。比如当女儿在看完了《夏洛的网》后写了一篇读后感,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写得很精彩:“看到最后,我所有的感动都化作了眼角的许多滴泪水,滴落下来。怪不得这本书的推荐语这样写道:读它吧,带着传教般的热情与虔诚。因为,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泪流满面!拥有一本《夏洛的网》,让我感动一生。”我给她的评语是:“妈妈都被你感动了,再好好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感动着你,试着将它们写下来吧!”

现在,阅读已成了女儿每天的习惯,书就是她最好的朋友丰富的阅读让她更加热爱学习与思考,喜欢探索与研究,长于洞察生活与写作。每当她忘我地沉浸在书海中的时候,我总在想,她也许正在收获着书中的“黄金”。

陪伴女儿成长的路还很长,但我们已收获很多。

我们觉得,无论我们做父母的是否做好了准备,孩子都在悄悄长大。所以,当我们决定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同时,我们就已经别无选择地要担负起养育孩子的责任。因此,要时时留心,处处用心,才能体会到与孩子共同成长的乐趣。不要总期待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或者是样样都优秀,我们要用平常之心来看待自己孩子的不足,用喜悦之情来欣赏自己孩子的闪光点,更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关注孩子的成长,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会更乐观;不要总以为你的付出都有回报,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和责任心来关注自己孩子成长的每一天、每一步,这样我们的孩子才会更自信!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