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专题网站>>生命教育>>学科渗透>>文章内容
例谈基于学生成长需求的班队活动设计与组织
发布时间:2008-04-2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许倩

我校参加叶澜教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研究已经8个年头了。在去年11月进行的“新基础教育”成型性研究中期评估活动中,我执教的班队活动《下雨啦!》一课获班队活动一等奖。这一活动从设计到成型凝聚了许多教师的思考与探索,也为我校探索学生基于成长需求的班队活动设计与组织打开了新的思路。

一、关于“成长需求”一点认识

把“成长需要”作为班队活动研究的重心,基于如下思考:其一,研究学生年龄特点,帮助他们进一步发展、在可能性基础上发展。因为“成长需要”所关注的不仅仅是“现状”,而且是“潜在”,是主体朝向未来的倾向;其二,体现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精神。“主动性”强调开发成长中的个体内在动力,并且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健康发展”需要将适应社会要求与对个体生命质量的关照结合起来。因此,班队活动的组织和设计要基于发展主体的成长需要基础上。这是一句非常简单、朴实的话,但是它的内涵却是非常丰富的。理解人不容易,认识自我意识不成熟的人的成长需求更不容易。我们对学生成长需求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过程,从模糊走向清晰:

1.初识学生的成长需求:重视“学生需求”轻视“成长”

在学校进入“新基础教育”研究之初,当教师意识到要从学生的角度来组织实施班队活动时,便迫不及待地把活动 “还”给了学生。于是,出现了教师跟着学生走的状况,班队活动也是学生想做什么就搞什么活动。表面上学生活了,满足学生主动探索和表现的欲望了,但因为老师缺少对“还”的目的性和策略的思考和体悟,班队活动缺少了教师的有机调节和发展引领,更多情况下是“无效”的活,是“无序”的动。

初识学生成长需求出现的偏差告诉我们,成长需要是指向未来状态的、发展性的需要;成长需要具有发展的可能性,能够在当下状态基础上产生新的成长;学生的成长需要是师生双方构建的。

2.再识学生的成长需求:立足“问题”内化“成长需求”

在“新基础教育”专家组的指导下,如果将班队活动目标设定建立在教师对活动内容和学生状态分析、对可能的期望发展分析的基础上,班队活动组织也为每个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因此,我们在确定班队活动主题时,往往都是先思考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我们还认识到成长需求是一个动态转化的过程——教师根据学生成长状态,分析其发展可能,通过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形成进一步发展的需求,教育要朝向可能的未来。

遗憾的是这样的精彩更多出现在研讨活动之际,还没有真正走进教师每一个普通而又平凡的日子,还没有全程进入学生的日常校园生活之中。教师对学生成长需求这样一种追求,只是分散的、点状的,所以只出现短期的、应景的效果。

3.三识学生的成长需求:“综合融通”发展“成长需求”

老师们在立足学生成长需求的基础上成功策划、创意和组织班队活动后,就想综合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学生的成长需求,整体规划不同年龄阶段学生成长的发展目标。这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首先要基于学生的成长需求,其次要寻找并综合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各项资源,最后还要将这些资源进行调整、综合,形成一系列的活动方案,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产生内在成长需求。

对学生成长需求的认识经历了这样探索实践的过程之后,我越来越感受,基于学生成长需求的班队活动设计和组织是解决当前学校德育针对性、实践性不强的有效切入点。

二.基于“成长需求”的活动设计

班队活动课《下雨啦!》就是基于我们三识学生的成长需求后,设计和组织的二年级(上)学生“合作”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中的一节班队活动课。下面简单介绍系列活动的设计和组织的经过:

1.聚焦问题

1)学生升入二年级,随着对周围环境的熟悉,对小学生活的初步了解,开始建立规则意识。随着学生活动能量的不断增强以及活动空间的减少,课间活动追逐奔跑的现象多了,午间无所事事的同学多了。学生有和伙伴交往、游戏的强烈愿望和心理需求,但是方式方法成为其达成目的的障碍,因此需要教师适时引导。

2)本学期班队组织建设的目标是建立6个懂得合作的小队,培养6个会根据活动要求组织开展活动的队长。从学生发展状态看这一目标需要教师通过组织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

3)本学期,学科教学中开始四人小组的建设。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老师发现以下问题:组长自顾自,不能发挥组织作用;小组成员之间不会分工与合作,要么你争我抢,要么大家都不愿意;活动效率比较低,有的小组很少体验到合作的快乐。

4)近期语文教材中有5篇课文组成了一个童话单元,十月份语文学科活动是童话展演。孩子们喜欢读童话,也喜欢演童话,但如何演好童话缺乏合作基础与能力。

归纳上述学生呈现的问题,我们发现二年级的孩子渴望与朋友交往和进行有效的合作,这就是他们的成长需求。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学科活动、组织教育等都有与这一成长需求相关的内容。所以我们将这些资源进行了整合,确定围绕“合作”这一主题,设计和组织系列活动。

2.目标定位

活动的目标定位是:(1以游戏为载体,尝试探索班队活动与组织建设、学科活动的沟通与融合,整合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体验成长的快乐;(2)指导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体悟合作的重要性,学习合作的方法,感受合作的快乐;初步懂得成功的合作需要目标一致、团结一心、讲究分工。本活动通过创设一个童话情景,孩子们来到蚂蚁王国。教师领着一群“小蚂蚁”完成三个游戏:“躲大雨”、“登高地”、“运粮食”,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悟:合作需要目标一致、团结一心、分工协作。与此同时,希望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合二年级学生成长需求的班队活动游戏课型雏形。

3.形成系列

《下雨啦!》是我们二年级“合作”主题教育系列活动首篇的第二个活动。我们的合作系列活动从平日的游戏活动,延伸到班级岗位,最后再回到学习活动中,分为游戏、岗位、学习三大篇章,每个篇章都设计了四个小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们把四人小组建设、小队建设、语文学科活动、课间活动指导、伙伴交往指导、小干部培养等等有机地整合起来,包括:

1) 小队合作活动——游戏篇

游戏系列活动一:小马过河

游戏系列活动二:下雨啦

游戏系列活动三:小树叶找妈妈

游戏系列活动四:森林音乐会

2) 小队合作活动——岗位篇

岗位系列活动一:以小队为单位寻找合作岗位

岗位系列活动二:岗位竞聘

岗位系列活动三:岗位合作我们能行——经验交流

岗位系列活动四:岗位合作我们真棒——优秀小队评选

3)小队合作活动——学习篇

学习系列活动一:快乐生活——童谣传唱

学习系列活动二:美丽秋天——树叶贴画

学习系列活动三:古诗诵读擂台赛

4) 学习系列活动四:口算接龙比赛

三、基于“成长需求”的活动组织

通过聚焦“问题”确定学生的成长需求后,整合各种资源设计主题系列活动,创造性地发挥学科教育的综合作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从教育美的高度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价值观的发展,交往和创造能力,才能形成富有成长气息的校园文化,彻底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

1.凸显班队活动独特的育人价值

一个活动,光有一个好的设计还不行,还需要任课教师通过活动的有效组织,呈现设计的理念,体现活动育人的独特价值。

游戏,学生平时也在玩。平日玩的游戏和在班队课上玩的游戏在目标上共同性和差异性的体现,需要教师在活动中予以准确把握。组织活动时我们重点关注了两个问题:一是怎样调控游戏过程中孩子们的情绪;二是如果学生感兴趣的是游戏本身,而对“为什么玩这个游戏?”,“怎么玩好这个游戏?”,不关注时如何引导?因为这恰恰是班队活动独特的育人价值所在。再如童话表演,语文课上的童话表演更多的是借助一定的情境提供言语实践的时空,并辅以动作表演激发学生言语习得的兴趣。而游戏中的童话表演则赋予学生童话中扮演特定的角色。学生通过扮演蚂蚁,体会蚂蚁的生活,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蚂蚁代表的精神与活动目标预设间的内在联系,即你的一举一动像蚂蚁吗?

2.把握师生在活动中的角色定位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这不是一句空话,更不是一张标签,当我们把活动设计成人人参与,每个学生在每一个游戏中都能找到自己要做的事,如游戏的参与者、观看点评者、活动的重建者的时候,教师就要尽可能将这样一种想法通过活动的组织外显出来。这个时候,教师的角色就是多样的了。

首先,教师是活动评价的指导者。当学生在点评中提到:“队长走路的声音太大了。”老师立即予以回应:“是啊,我们在蚂蚁王国历险,一举一动要像一只小蚂蚁,这位同学提了一个非常好的建议,你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老师很喜欢你。大家在游戏中都要长一双会观察的眼睛。”教师这一点拨不露痕迹地提示了学生游戏中的关注点。

教师是活动过程的组织者。《下雨啦!》一课是由三个游戏串联成一节活动课,教师在游戏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没有使用传统、生硬的串联词,而是在情境中自然过渡。在进入第二个游戏时,教师说到:“6队蚂蚁在树下躲雨,本来以为安全了,结果这个中雨下啊下,下啊下,越下越大(学生动作模拟情景)。大雨下了很长的时间,看,地上的水越来越多,眼看就要淹到小蚂蚁。怎么办呢?幸好,树底下有几块高地。小蚂蚁要是都能站到这个高地上,就安全了,不会被水冲走了。如果,一队蚂蚁全上去了,就全部脱险了。哪三队来?”所以,学生整节课沉浸在童话的王国中。

教师是活动目标的强化者。当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暴露出问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并给予机会当堂重建,进行方式方法的强化。例如:“躲大雨”游戏进行中,三个蚂蚁只顾快速到达大树底下,结果小树叶没有遮挡住三个伙伴,其中一个伙伴淋得湿淋淋的。在同伴提出建议后,教师让这三只蚂蚁重新再来一次。在游戏的当堂重建过程中,学生从不失败的合作中吸取经验,又在一次次成功的重建中感受到成功合作需要目标一致等种种的方法

教师是活动体验的提升者。游戏只是本次班队活动的载体,活动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习成功合作的方法。所以,教师在活动的过程中要不断提升学生的认识,总结出成功合作的要领。例如在课结束的时候,教师启发学生到,“和蚂蚁们历险完了要离开蚂蚁王国,相信小蚂蚁们肯定有很多话要说,我们用一两句话来表达自己今天的感受。”一学生说到:“我在蚂蚁王国里知道搬粮食很重很重,不像人类那样。”教师抓住这一资源进行提升:“其实再重的东西,蚂蚁们都不怕,因为他们懂得团结合作。这就是老师带小朋友到蚂蚁王国来历险的目的。”

四、基于“成长需求”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再思考

基于学生成长需求背景下设计的二年级“合作”主题教育系列活动这一节班队活动课上完后,获得了华师大教授们这样的评价:教师很巧妙地将童话故事和游戏结合起来,创造了一个充满趣味与想象的蚂蚁王国世界,引领学生在童话世界和现实世界中穿梭。就这节课而言,在班会课与其他资源的关系上,这种综合体现为她成功地把学科活动、小队建设以及最近的语文童话创作活动进行综合编织。这种处理很契合班会课本身“积聚式”的特点,从而发挥了强大的育人效果;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引自“新基础教育”成型性研究中期评估班队主题活动一等奖颁奖词)

叶老师甚至在看了我的活动之后,第1次体验到了“教育美”。而面对专家们的褒奖,我觉得活动的成功或许是因为我把自己看做一个编织者,一个孩子们丰富多彩童年生活的编织者。

当教师意识到班队活动的设计要放到学生终身发展的背景下,要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关注各学科活动的开展,关注学校大队部所开展的活动,还要体现教师对班级建设的一些独特的设想时,教师应该做一个编织者,将对学生有用的所有的教育资源、教育信息编织成一张网,让这张网对学生发展起到综合的影响。其实,每一个老师都有这样切身的体会,我们在工作中扮演着多种角色:班主任老师、语文老师、品德与生活课老师、班队活动课老师。面对这么多的角色,我们常常埋头工作,日不能歇夜不能寐,年轻时拼旺盛的精力,年老时靠丰富的经验。但这并不是我们理想中的教师的工作状态。让我们抬起头来看看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些教育资源吧,语文学科中要培养学生的许多能力,是不是别的学科也在培养呢;其实学科之间是有许多共通之处的,那么让我们把这部分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吧。再看看,品德与生活课上的内容与班队活动中的哪些主题又是一致的呢,那么就不要另砌炉灶了。学生平时表现出的一些问题,能否结合学科活动、班队活动、体育活动一起进行教育呢等等。这样一来,我们会发现看似很忙乱的工作进行归纳和提炼后,就形成一个教育主题,教师围绕这些主题,将各种资源揉入其中,发挥各学科教育的作用;所以教师的角色就是一位编制者,巧妙地编织教育资源与信息;而这张网所产生的教育效应又远远超越了单个老师所开展的单项活动。如果我们的班队活动的设计要能立足于此,相信我们的教育就会产生1+1大于2的效果,这样才能真正改变班主任老师工作头绪多,繁杂事物多,每天忙于应付的现象;也正是叶澜教授提出的整合与创造吧。

[参考文献]

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

李晓文:《三探学生成长需要》

李家成:《提升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品性——基于生命成长教育的价值取向》

郭玉琴:《确立儿童立场,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发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