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专题网站>>生命教育>>学科渗透>>文章内容
雪儿
发布时间:2008-04-2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佚名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我”对“雪儿”的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和可爱形象,同时激发学生爱护鸟类的意识。

二、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时间安排

一、揭示课题,设疑激趣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感人的故事,题目是“雪儿”。(板书课题,自由读题)读了课题,大家心中有什么疑问?

二、合作探究,解决疑问

(一)自读课文,自主探究

要求:弄清雪儿到底是什么,它为什么叫雪儿,文中写了雪儿哪些东西。

(二)交流所得,合作探究

1.关于雪儿

2.课文为何以“雪儿”为题?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一)读前引导

“我”与“雪儿”之间发生了怎样感人的故事?请大家再读课文,弄清上述问题。

(二)读后交流,理清脉络

教师根据回答相机板书:救雪儿→伴雪儿→知雪儿→送雪儿

(三)语言表达训练

依据板书,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环节从 “我”与“雪儿”的关系入手,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归纳,从而理清课文脉络,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第二课时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时间安排

一、逐层研读,理解课文

(一)“我”救“雪儿”

1.为什么“救”?(抓住“捡”、“翅膀受伤”、“身子很脏”、“充满哀伤”朗读体会)

2.怎样“救”?(抓住“洗澡”、“敷药”、“取名”朗读体会)

(二)“我”伴“雪儿”

出示:过了几天,我和雪儿熟了。我对雪儿说:“雪儿,这儿就是你的家,你安心养伤吧!”从此,我天天和雪儿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

1.指名朗读,讨论:

1)“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熟”?

2)我的话说明什么?(我把“雪儿”当成“一家人”)

如果你是小作者,会怎样对“雪儿”说?

3)“我”为什么天天和“雪儿”到阳台上看蓝天白云?

(三)“我”知“雪儿”

1.默读第三自然段

2.引导学生抓住“不怕艰难险阻”、“飞越千山万水”、“忠实传递信息”“蓝天信使”朗读体会“信鸽”的作用之大。

3.重点点拨:由“于是,我更盼着雪儿的伤快好起来”可看出“我”对雪儿相知更深,“盼望”变“渴望”。

(四)“我”送“雪儿”

1.研读第四自然段

2.研读第五自然段

二、把握感情,加深理解

1.“我”与“雪儿”从相识相伴到相知相离,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2.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小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你最想对小作者说什么?

六、 背诵课文,积累内化。

本环节循“我”与“雪儿”的关系展开教学,围绕“救雪儿”、“伴雪儿”、“知雪儿”、“送雪儿”这样一个层层递进的故事情节,引领学生反复诵读领悟,逐层揣摩语言文字,体会丰富情感,理解课文内容。

本环节在学生朗读品味的基础上,抓住课文的情感线索引导学生体会美好的情愫,在对小作者进行评价的思维和表达的训练中,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获得思想启迪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