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专题网站>>生命教育>>心灵手记>>文章内容
在我的“第一次”中感受生命·实践教育的精彩
发布时间:2008-04-1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白露

夜深人静,手上拿着那张写有“我所理解的生命.实践的教育学”的纸条,耳边不时地传来女儿甜甜的鼾声,望着她熟睡的脸庞,我竟然笑了,生命可以创造,一个有活力的生命原来是如此的美丽。而我的思绪也随着这个美丽的小生命回到了那让我对生命.实践教育有新感悟的一个个第一次。

第一次读叶老师的文章:生命·实践教育是唤醒的教育

清楚地记得那是我工作的第二年,在一次教师例会上一篇题为《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文章印发到了每个老师的手上,标题上那“课堂”“生命”一下把我吸引住了。在邵校长的导读中,我无数次地被文中那一段段站在生命的层次审视如今的课堂教学的精辟阐述所惊叹,它如一股春风吹入我的心田,还记得我在新教师做的摘抄本上把文中的这段话记录在了首页:“把丰富复杂、变动不居的课堂教学过程简括为特殊的认识活动,把它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是传统课堂教学观的最根本缺陷。它既忽视了作为独立个体,处于不同状态的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 学过程中的多种需要与潜在能力,又忽视了作为共同活动体的师生群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多边多重、多种形式的交互作用和创造能力。这是忽视课堂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之突出表现。它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 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进而使教学本身也成为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因素,连传统课堂教学视为最主要的认识性任务也不可能得到 完全和有效的实现。 为了改变上述状态,我认为,必须突破(但不是完全否定)“特殊认识活动论”的传统框架,从更高的层 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它所期望的实践效应就是: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细细读来,更是读出了一种对生命的呐喊,文中的生命不仅指生理上的自然之身躯,更是精神生命,灵魂的健康与活力;读出了课堂是哺育个性生命成长的实践场所,课堂是学生获得人生体验的殿堂,课堂是学生展示生命活力的世界,课堂教学应该能充分地让学生体验生命的快乐;读出了对教育回归到人的育养的渴求,使人倍感亲切;读出了作者犀利的目光,灵动的教育智慧,她能穿透了习以为常造成的荫蔽,从教育生活秩序中的空隙和裂缝中瞥见了以往的种种盲点,把一种崭新的价值取向传达;读出了她是把人的生命作为整体而提升为一种普遍的价值规范.在她眼里,生命已不仅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是教育的价值依归.换言之,生命已从单纯的对象形态转化为了价值形态,变成为具有高度涵盖性的教育观,是一种广义的教育文化变革。对我而言,作者表明的是一种视野、一种思维方式,甚而是一种期待、一种操守。对一个刚工作不久,踌躇满志却对教育摸不着多少头脑的我来说,无意就是一盏指明灯,为我照亮了前进的方向。我被文章中那一个个有活力的生命感动了!也就在那时,“叶澜教授”的名字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

没过多久,我们就幸运地加入了“新基础教育研究”基地学校 ,而领衔人物就是叶澜老师,虽然没能成为新基础教育研究的第一批实验老师,但作为叶澜教授的崇拜者,作为对生命实践的探索者,我开始读她写的黑皮书,她的三观十性成为我教学的座右铭。我以积极的心态开始尝试超越文本,回归生命实践,循着"生命"主题漫步在学科教材中,让闪烁生命光泽的文本内容恢复到鲜活的状态,建立起与人的生命和生活的密切关联,使文本教材重新焕发生命气息;循着"生命"主题漫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牢记叶澜教授曾经以追问的形式,描绘了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的基本情景。 “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使他们振作?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你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你能否使学生觉得你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你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我的课堂教学能力就在那时有了一个超越,频频收获的后面我知道是因为我的心中有了生命价值观为本的课堂教学观。

生命课堂既是教师生命活力的展现;也是学生生命活力的激发;更是教师生命活动与学生生命活动的有效交往. 叶澜告诉了我们学校实践和生命的关联性。我受到“生命-实践”这一思想的照亮,而与其说是在被告知,还不如说是在被唤醒,唤醒自己的心、灵、魂,唤醒自己对神、对气、对生的渴望,带着全部的困惑、思考与尝试。

所以,我想说:生命·实践教育是唤醒的教育。

第一次听叶老师的讲座:生命·实践教育是自我实现的教育

记得那天下午,我早早地把课调好,匆匆跑向后面阶梯教室,为的是能坐在第一排,为的是能清楚的看到我的崇拜者------叶澜教授,为的是能清楚地聆听她精彩的发言,这可是我第一次有机会听到叶老师的讲座,实在是机会难得。没过多久,叶老师的身影就出现了,伴随着鲜花和掌声她走向讲台,平和的语言、爽朗的笑声、慈祥的笑容一下把整个会场的气氛调动起来,她说这只是一次谈心,一次聊天,大家尽管可以放松些,有什么问题尽管提出来,她身上张显出来的那股亲和力感染了每个人,不愧是教育大师,氛围是宽松自由的,但带给我们的启迪却是已经镌刻在我们的心灵深处,那是一次心灵的触动,一次心灵的洗礼,因为,我明白了人的生命和实践原来可以是这样的。

叶老师把自己称之为“现实的理想主义”者。她认为,教育改革必须面对现实,但不认为现实是做好的,而是有发展可能的。现实每天都在流变着,有待实践去完成。积极的行动是改变现实的力量。这个行动,不只是指实践中的行动,也包括各种研究性的行动。理想是针对现实中的问题,考虑到发展可能性,而且用自己的行动去实现的理想。改变现实中的人,必须有理想,而又不局限于理想。不要停留于言说理想,而是实践理想,不断地把理想变为现实,又不断地以新的理想去超越现实。

让人震撼:人的生命可以是这样的! 面对叶老师,同样,会感受到:这就是生命。她说“我策划和亲历了一个以前研究生涯中从未有过的复杂式研究的全过程,锻炼了自己的意志、智慧和情感,体验了它的全部丰富性:机遇与挑战、退出与进入;发现与捕捉、批判和重建;挫折与成功、继往与开来……这些亲历和体验有时是无法言表的,它凝聚在我生命的深处,成为我精神世界独具的富有与力量;它很难被处在另一种生活世界和思维方式中的人理解,但可以和共同走过的人和愿意同行的人分享。我从未希求过所有人为‘新基础教育’鼓掌,但我庆幸自己从事了‘新基础教育’。‘新基础教育’让我存有的学术能量有了一次绽放,又孕育出我新的学术能量和生长出指向未来的学术生命。” 在她的述说中感受到的是生命的力度,生命的强度,生命的曲折生长与绽放,让人羡慕,让人敬畏。

叶老师说:要想“明白”。多么难的一个明白,要把复杂的自己、复杂的教育、复杂的教育研究、复杂的社会转型、复杂的生命存在“读”明白、想明白,何其艰难!她还说“一个人的心有多大的包容力,一个人的眼光能看得多远,一个人的志向能有多高,都是渗透于个体的实践之中的。”

让人震撼:人的实践可以是这样的。面对叶老师,同样,会感受到:这就是实践。她在从事 “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她的实践是自觉的实践,而不是盲目的“实践”。她的实践是“价值取向提升”的实践。 “开拓的现实主义和现实的理想主义”,也正是基于对人之生命的热爱、信任,主动发展的人之理想,才一直成为叶老师实践中的核心价值观。

听着叶老师的讲座,我发现两个小时过去了,竟然没有稿子,而且我发现在讲述她的生命和实践历程中她始终都在笑,而在她的笑中我却找到了一种真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多是来自于我对叶老师的莫明的敬佩。是的,现在想起来,那时我的“庄严”与“神圣”的确有些幼稚,但我那颗真诚的责任心至今未曾褪色!

因为,我发现:生命·实践教育是自我实现的教育。

第一次与叶老师的对话:生命·实践教育是精神相遇的教育

虽然叶老师到我们学校已经有无数次了,但从来没有和叶老师对过话,有遗憾但更多的是一种不自信,总觉得自己还没有达到那样的水平。但我有梦想,有一点和叶老师是相通的,那就是我爱自己的学生,我把他们当成是一个个有鲜明特征的生命,关注他们的成长需求,并愿意始终在教育第一线这块热土上,让他成为一切生命“实践”得以展开的舞台!也许我没有钱,也许没有名,但我拥有一群有生命活力的学生,我拥有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我会独立创造,这就是我对自己崇拜者最好的回报。机会还是来了

记得那是在学校新基础中期评估的时候,我参加了学校班队课的教学研讨,当时有幸叶老师参加了我们这个组。当时在点评王老师班队课《绿色公民在行动》,当我说到王老师的教学目标中“激发学生的公民意识”中的 “激发”可以改成“呵护”,,我说在三年级的时候其实学生已经具备了公民的意识,到了四年级主要是怎样来好好呵护这中意识,并把自己平时在带班过程的对学生状态的研究作为我阐述的理由,当时她就对着我直点头,并说很赞成我的看法,并告诉我学生每一阶段的公民意识都是不一样的,你可要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好好研究。当我说到本课的亮点是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关注社会,做了大量的有意义的事情,学生的生命独立性、丰富性来源于老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社会实践活动时,她告诉我就是这样的"人的生命的发展水平,丰富程度,潜在可能的开发状态,生命质量的高低,说到底是他自己的人生实践铸成的." 在她的话中,我找到了实践与个体生命的洽接之处.

虽然只有短短的十来分钟,但我却和她进行了一次精神相遇。对话是鲜活的。她给了我质朴的心灵,给了我不满的追求,让自己的日常教育生活不再机械,剔除了功利。她给了我耐心,学会了等待,她给了我肯定与鼓励,让自己消除了受到体制伤害时而产生的不满和计较。我感觉自己被她身上一种无形力量的牵引着,也许就是她对一种生命的承诺。正如我对学生的生命.实践教育也应该是精神相遇的教育。在相遇中,人将自己与他人的命运相连、处于一种身心敞开、相互完全平等的关系中,需要在对话中相互激励,相互理解,相互接纳,使他们的精神被深深地卷入,自由地展现各自的情感与理性、直觉与思维、意义和知识,创造精神领域的共识和共在,在实践中构建富有独特个性的生命化理解。

那天,我告诉自己:生命·实践教育是精神相遇的教育!

第一次体验叶老师的生活:生命·实践教育是幸福的教育

“生命-实践教育学派”所开启的人生之门面前,经常会感受到内心的声音:“我”需要什么?“我”想要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要一种怎样的人生、怎样的生命质量?于是我开始了在教育实践中来寻找叶老师的那种生命质量,有品质的实践活动才会有高质量的生命存在。我知道我是永远达不到象叶老师那样的生命质量,在叶老师的生命空间里,有亲情,有友情,有师生情,有自己的所爱,还有自己独特的学术生命,这怎能不让人敬畏、神往!我也许难以进入到她所处的生命境界之中,但我可以去追求,哪怕只有一点点我也要去尝试。因为我也想尽自己的努力让班级成为孩子的生命成长的舞台。

在以后的工作中它时时在与我脑中原有的观念发生碰撞;它使我自觉地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应用理论;它使我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从中发现问题;它使我对日常工作保持一份敏感和思考的习惯,并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以形成理性的认识。改变最大的是我的精神状态,我在实践中不断改变自己,并且在不断面对新问题中,迎接着新的挑战。我开始整理学生的成长日记,开始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开始整理学生不同阶段的年龄特征,创建了有个性的班级文化,一个个生命就是我的支撑点。

与以往进行的各种基础教育改革不同的是,“新基础教育”还把“班级建设与管理”放在与“课堂教学管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叶老师认为,班级生活在学生生命历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学校要让班级成为孩子生命成长发展的舞台,成为展现其生命价值的舞台。为此,就要把班级还给学生,通过岗位轮换、互动式评价等形式,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班级建设中来。

对班级建设的重视引起了我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兴趣,去年,我有幸在新基础基地活动中第一次上了新基础班队研讨课《与舞同行,携手成长》,得到了李家成老师的赞赏,他说:“六七个组,每个组自己创编集体舞,自己设计、挑音乐、排练……是个大汇演。但是它给你的不是看演出的这样一种精彩,而是一个全程参与中的精彩。你会看到学生全程参与之后他们的感受,他们的体验。当时我就有一个非常大的触动,感受到学生相互之间的合作、信任、宽容、欣赏,相互之间对美的共同追求。这就是活动带给我们的文化气息,带来的一种生命的气息,一种在实践中生长出来的生命体。”这就是我第一次真正体验到叶老师的生活,在她的生活中“教育无论从什么角度看都不能离开真实的人来开展。成事与成人,通过成事来成人,是教育活动内在事与人的关系。”本次活动中,我成事中成人,焕发出了学生的生命活力。这给我的教育生涯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我和学生一起切身体验到了成长的乐趣,创造的乐趣,我们拥有了自主充实的精神世界。这正是新基础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魅力所在。

我体验到了:生命·实践教育是幸福的教育!

      

写完此稿,已是凌晨,回望女儿,回望这一个个带给我震撼的第一次,我又一次感受着美丽的生命,神奇的实践,我折服于生命的奥妙,折服于实践的伟大,更折服在有品性的实践中能创造出高质量的生命。教育女儿如此,教育学生更应如此。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