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专题网站>>生命教育>>健康成长>>文章内容
我不爱看课外书,怎么办?
发布时间:2008-04-1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佚名

A. 原因分析

1、家长期望值过高,为了孩子,家长可以放弃自己的事业,双休日可以不休息,为孩子辅导,陪孩子练琴、学画,孩子的心理、身体上的压力大大增加。

2、父母陪读,造成孩子缺乏学习的自觉性,难以领悟学习的过程,难以独立地解决遇到的新问题,他们体验不到独立解决问题后的成功的快乐。不会学习,学得苦,学得累,学得烦。自然有很多人不再愿意“额外”翻书了。

3、沉重的课业负担、频繁的考试竞争、来自社会和家长的陈旧教育观念、各方面渠道的不通畅、管理的不完善、机制的不健全,如同一座座看不见的无形的屏障,使很多家长对孩子学习知识的目的定向有偏差,将学习知识的目的定在明天而不是今天。为了“面对现实”,帮助孩子应付“明天”的考试,连电视都不敢让孩子看,也不敢让孩子看课外书了。他们常对孩子说:“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得去修地球,去扫大街。”功利性过于强烈。这样,孩子体验不到获取知识本身的快乐,而只注重别人对自己学习成绩的评价。数以亿计的少年儿童置身于浩瀚的书海之中,却难以开卷,更何谈有益。
4、现在一些学生读书是“为我所用”,图的是立竿见影。该写作文了,赶紧翻作文书,该预习课文了,就看教学参考书,并不是学习作文,"背作文"的仍大有人在,这样,就培养了懒惰和投机取巧。另外,大量的与教材同步的教学参考书帮了倒忙,学生从书上抄名词解释,把别人对文章的理解搬过来,就权当预习了,虽然上课发言十分积极,回答问题也准确无误,但不是自己的理解,也不是自己的语言,答案全都一样,毫无创造性。久而久之,学生不会查工具书及相关资料,不会自己寻找答案获取知识。学习的意志品质,对知识探求的欲望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而这个过程却被辅导材料代替了,读书变得十分简单:为了应试,为了找答案。过去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现在连书上的答案都是现成的,读书都有替代品,培养了孩子的一种懒惰,一种浮躁,把青少年一代引向急功近利的读书之路。一个远离书籍,不喜欢阅读的人,不可能有成熟的阅读能力,不会阅读,也养不成阅读的习惯。

5、也有一部分孩子是由于父母忙于工作,孩子一人在家,沉迷于比书本形象、生动、直观得多的电视,甚至沉迷于比书本刺激得多的电脑游戏,等等,使他们再也无法把目光放到需要专心读、细细品的书上了。


B. 解决策略

1、找出自己不爱阅读的原因,从名人名言中汲取力量,克服困难改掉不好习惯。

2、努力取得家长的支持。

1)指导孩子学习方法。在辅导孩子时,不要代替孩子学习,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和遇事退缩的习惯。要教给孩子获得知识的方法,如教孩子如何去查工具书,如何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料等。如果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不会选择重要的内容,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在每周给孩子两篇长文章,让他把长文章缩写成短文章,缩写的过程既体现了孩子对知识的理解,又能体现孩子的创造性。

2)发掘孩子的兴趣所在

许多孩子对读书感兴趣是从书本所带领他们进入的奇妙世界开始的。玛丽.伦哈德---《让你的孩子爱读书的99种途径及他们会爱看的100本书》的作者说:“不断地作一些尝试,直到你能找到点燃他们兴趣火花的所在。”如果你的孩子对莎士比亚的作品望而生畏,那就给他提供一些幽默笑话书或时装杂志等。对一个棒球迷的孩子,可以给本儿童体育杂志或热门球星的自传。

3)轻松的态度

如果你的孩子不能坚持读完一本书,尽量别流露出你失望的情绪。“对于孩子来说,没有办法读完是很正常的,”伦哈德说,“你应该为她手里有一本书而感到高兴。” 避免采取定额、奖惩办法。专家认为,“如果孩子是为了父母而读书,那么这种情况是不会持续太久的。”“要激发孩子读书的欲望,热爱读书不是家长所能掌握的事。”

4)让家庭成员都参加到读书中来

孩子喜欢把读书的体会与他人分享,因此家长要对他们所读的书有所了解。小孩子喜欢听故事并且很崇拜那些能把故事讲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并让他们身临其境的讲故事者。许多小孩还喜欢大声地朗读书中的故事给父母、兄弟姐妹听。可以考虑带你的孩子去看他们所读的书拍成的电影或戏剧。伦哈德说:“进展也许会很缓慢,但不要对不爱读书的孩子丧失信心,”“热爱读书是家长给予孩子最大的教育财富---胜过让他进私立学校受教育,给他买电脑,甚至胜过他在哈佛大学获得学位。热爱读书将会改变一切。”
  
除此外,还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1)读书环境:在家中可以空出一个专门让孩子看书的小地方,这个地方可以在一个安静的小角落,例如:书房、卧室内等。
  2)布置环境:桌子上面铺上桌布,放置一盆盆栽或地上铺上软垫,放几个小抱枕。墙四周贴上与书本内文相关的图片、放置相关玩偶,藉此来吸引小孩。
  3)分工合作:家长可以和小孩一起讨论要如何布置,并且一起把它布置完成。孩子自己在看书时,也会觉得很愉悦,因为那是自己所布置的,也是自己想要的读书环境。
  4)分门别类:将书籍摆放整齐,易於取阅。为了让孩子更容易找到想看的书或将书本归回原位,可以用颜色将书籍分类,例如:红色代表科学类、黄色代表语文类……。

3、努力取得教师的支持。

(1)“大图书”阅读活动
  “大图书”是教师根据学生年龄阶段特点选择合适的、生动的故事书,适于集体教学或分组教学使用。在大图书阅读活动中,教师以启发引导为主,带领大家一起学习、理解、讨论某些故事。引起阅读兴趣的同时,教给阅读方法。
  (2)“小图书”活动(学生人手一本图书)
  这类活动可以分两个阶段:一开始主要是老师把书介绍给学生,通过学生自己体验、认识、探索,再集体讨论,汇报感受,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后来则可以过渡到小组直至个人选择、阅读。教师则可以在旁指导图书的选择、活动的进行,充当引路人。

(3)听赏活动
  以听赏故事或其他文学作品为主要内容的活动,时间以作品长短而定,一般每天15分钟左右,可以把它放在每天夕会课、午餐等固定时间。主要让学生反复倾听作品(也可教师录好配乐朗读磁带),在反复倾听中不断体验、品味作品。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大胆、尽情地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欣赏能力。现在市场上有一套“语言钙”名著磁带,可以拿来使用。
  (4)阅读延续活动
  这是学生表现、表演、迁移作品,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一种活动。教师重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或条件,通过让学生讲述、表演作品,用画面表现作品并讲述作品,或续编、创编作品等形式,发展学生想象力,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与体验,激活创造思维,进一步激发阅读兴趣。
  (5)自编图画故事活动
  这一活动是学生运用已有经验,将自己创编的故事配上与其情节发展相符的画面,组成图画故事书。在活动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想象、创造,动手绘画制作成图书,并与同伴共同讲述图书内容,既实现了听觉形象与视觉形象的相互转换,又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此项活动,教师需为学生提供三方面的经验:第一,了解图书结构的经验;第二,绘画技能的经验;第三,有创编故事的经验。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