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专题网站>>生命教育>>精彩活动>>文章内容
欢欢喜喜闹元宵
发布时间:2008-02-2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二年级组

现在的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传说、形成过程、风俗习惯等几乎已经淡忘,而对“肯德基” 、“圣诞节”等“外来货”却是津津乐道。对此,我们觉得很有必要让孩子们了解自己祖国的传统节日,从而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开学后刚学的《识字1》内容就与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关,又恰逢元宵佳节,我们二年级全体班主任觉得正好可以利用这一节日开展活动,一方面是对《识字1》的巩固,另一方面也是让学生感受节日的气氛,逐渐亲近民族文化,提高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于是,我们决定在星期四下午利用两节课的时间开展“欢欢喜喜闹元宵”的活动,自己动手搓元宵,再一起品元宵。在活动开始之前,我们还邀请了部分家长来校一起参加活动,这既是对爷爷奶奶这些现成的宝贵资源的利用,也是让学生在这样互动的过程中提高动手能力,融入集体,懂得亲情的可贵。

整个活动,充满了欢声笑语。年长的爷爷奶奶,年轻的爸爸妈妈,他们不厌其烦地教,孩子们津津有味地学,元宝出来了,小老鼠、小白兔等各种动物也神气地站在桌上了……二年级每个教室充满了浓浓的节日气氛。

当每个孩子吃着自己亲手做的元宵的时候,他们没有忘记那些默默为我们服务的不能回家与家人团聚的保安叔叔,为他们也送去了一份热气腾腾的元宵。

活动虽小,意义却大。也许孩子们现在还不能马上深入感悟我们伟大民族的灿烂文化,但我们相信,只要从小在他们心中播下种子,将来就一定能开出美丽的花朵!

附学生体验:

大胆地做,大口地吃

二(2) 陈景浩

昨天下午,小朋友、老师和奶奶们在教师里一起做元宵。

首先,是六位奶奶一起和面,奶奶们和面的时候很用力,而且还是向前用力的,在面团上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深深的手掌印。

接下来轮到我们了,奶奶把面团搓成长条,捏成小块,然后轮流发给我们,我们把小块的面搓成各种形状,有金元宝、飞机、菱角、项链……最多的还是金元宝,因为听说吃金元宝意味着交好运,所以我们就想做得越多就越有可能吃到,我在做金元宝的时候还在暗暗地想今年要交好运啦!

又轮到奶奶们煮元宵了,奶奶们把开水倒入锅中,等水沸腾了再把元宵放进去。在煮元宵的同时,奶奶们还不停地搅拌,一是为了元宵不粘锅,二是为了让每粒元宵都煮熟。

终于轮到我们吃了,大家早已馋得直流口水,拿到手吃得津津有味。

今天真是快乐的一天!

做元宵

二(5) 张荷婷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你猜昨天我们有什么活动?嘿嘿,猜不出来吧,我们昨天下午一起做元宵了!

午休刚结束,我已经等不及要开始做元宵了,纪爱文的爷爷把一大袋米粉倒进盆子里,然后把滚烫滚烫的水倒在米粉上,这时粉已经变成小面团了。爷爷用力地摁啊,摁啊,小面团变成大面团了,我用手指碰了一下,呀!粘粘的。面和好了,我掐了一点,搓了搓变成了圆,我正想把它放下来,面团就粘在我的手上了,爷爷说:“只要往手上撒一点米粉就不粘了!”

元宵做好了,一位奶奶把元宵倒进开水里,这时我仿佛已经闻到了香味。我的口水都已经流出来了呢!

端着我们自己做的元宵,心里是甜甜的。

难忘的元宵节

二(7) 周清雨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我们全体同学举行了做元宵活动。蔡老师还请了四位家长,我们这组请的是符涛的妈妈。

开始做元宵了。首先符涛妈妈先叫带米粉的小朋友把米粉拿出来倒在盆里,然后倒入了开水,再用力搅拌成粉团。快看,符涛妈妈的手印印上去了。揉啊揉啊,粉团变得很听话了。符涛妈妈现在又开始搓面条了,她给我们小组的成员都发了一根面条,让我们搓元宝了。我揪了一点在手里搓,元宝好象在手心里翻跟头一样,不知不觉,我们的盆里都装满了元宵。

要下锅了,元宵们迫不及待地要下水游泳了。过了一会儿,他们浮到水面上来,好像在说“我要上来了,我要上来了”,别急别急,酒酿、糖、桂花还要下去呢。没多久,元宵就可以品尝了,我吃一口,恩!真好吃,甜滋滋的。

这真是一个难忘的元宵节!

快乐元宵

二(3) 刘畅

昨天,是元宵节。下午,我们在班级里和大人们一起做元宵。开始做了,一位奶奶把盆拿来,倒进了适量的米粉,并且还一边用勺子快速地顺着一个方向搅拌。一位奶奶用力地把米粉揉在一起,她的脸都红了。老奶奶把米粉弄成了一个个大大的球,然后往里面放了点桂花,把米粉再使劲地摁了几下后,就把米粉搓成细细的条,后拉把条都分成一块块的。下来的任务就是我们的了,我们要搓元宵了。我们把元宵放在手心上,向一个方向搓,我还把元宵搓成了一个元宝,放进了盘子。我们正搓得热火朝天,宋老师说:“你们搓得太大了,搓小点。”我们不太想重新搓,只想着快点搓完就可以吃自己亲手做的元宵了。

元宵下好了,我们高高兴兴地开始吃了。

吃元宵喽!

二(6)陈图南

元宵做好了,我们拿着碗和勺子,排着长长的队伍,等着吃元宵。

怎么还没烧好?虽然我排在队伍后面,可我的心早已飞到了俞扬奶奶那儿,因为她是负责下元宵的。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元宵终于浮出水面了。我端着热气腾腾的元宵,又在碗里放了些红糖,舀了些汤。哇,香味把我的馋虫都勾出来啦!我小心翼翼地端着碗走到座位上,吃起了香喷喷的元宵。这颗是番茄味的,那颗是阿华田味的,味道各不相同。我还吃到一个元宝呢!

可是我吃完后,还想再吃一碗,于是我就又去盛了一碗元宵。

又吃完了一碗,我感到肚子有点儿饱了,就坐在位置上看别的同学吃。

吃着我们自己做的元宵,感觉真快乐!

附家长感言:

二(6)黄子暄家长:元宵节前一天下午,女儿放学回家欢呼雀跃,说学校要搞一次闹元宵活动,还特别邀请我和几位家长参加。于是,当天中午,我这个老妈响应女儿号召,全然不顾自己从来没有和过面做过元宵的经历,备好米粉,准备好锅碗瓢盆,一路狂奔来到女儿的教室。

还在上课的教室里悄悄流动着孩子们压抑不住的欣喜和躁动,我刚一露面,一张张兴奋的小脸不约而同地如桃花般向我绽开······我赶紧放下沉沉地工具,和一群家长们等候在教室旁。家长们也是兴致勃勃,小声而热烈地讨论着元宵的做法,先要怎样,后要怎样,面粉要买哪种,是加热水,还是冷水······哈哈,知识得来全不费功夫啊!经过这么免费培训,不用担心一会儿会手忙脚乱了。

说话间,下课铃响了,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居老师刚在黑板上写上“欢欢喜喜闹元宵”几个大字,孩子们就争先恐后地在上面各显神通,有的画焰火,有的画老鼠,有的画花朵,有的画彩带······没画画的孩子也赶紧拼好课桌,分成六个方队,铺好台布,拿出面盆,做好准备。等大伙儿洗完手回来,家长们就抡起袖管,领着孩子们忙开了。有的兑上温水揉起了面,有的发送各种配料,那边桌子要放红果汁,这边桌子就放绿果汁;这边是白色的,那边就是巧克力色的。米粉还没有完全和好,有的孩子就迫不及待地偷偷揪下一点点搓了起来,还有的孩子非常有创意,搓出五角星、金元宝等等各种稀奇古怪的形状。不一会儿一盆盆五颜六色的元宵就做好了。

下元宵的过程有点“漫长”,怪就怪在我们大人带错了工具,电饭锅下元宵,那是相当的慢!但是有着孩子们的热情和期待,慢点又有什么关系呢?!

正月十五闹元宵,是我们国家流传2000多年历史的传统佳节。元宵节要吃“汤圆”,取的是团圆之意,象征着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孩子们一听老师说学校的保安身在外地,因为工作没有办法和亲人团聚,一致同意将煮好的第一碗元宵送给他们先吃。看着孩子们纯真可爱、情趣盎然的笑脸,我感觉到有一种温暖在心里荡漾,有一种美德在孩子心中流淌……

年年吃元宵,年年话团圆,今年的元宵吃得格外地开心,有意义。我庆幸我参加了学校的这次集体活动,和孩子们一起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回味着这一天的喜悦,我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和女儿一起认真地过好每一个中国节。

二(2)班吉天义奶奶: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欢渡元宵,自己动手做元宵”活动,让我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

自己动手做元宵,小朋友都雀跃异常、跃跃欲试,家长、老师全力以赴,做出了孩子们喜欢的草莓味、橙子味等各色元宵,整个活动沉浸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

现在的孩子,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学校组织的这次活动,对于培养孩子们热爱劳动、团结协作的精神很有意义。希望学校今后多组织这样有意义的活动,我们家长一定积极配合,共同为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努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