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研组之家>>体育>>教学相长>>教学反思>>文章内容
收获与困惑
发布时间:2006-03-2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蒋建全
本月2-3日,我们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在领衔人李长志老师的下,相聚在武进礼嘉中心小学,我作为工作室的成员之一,全身心感受“篮球模块教学研讨活动”,主办方精心策划,日程紧凑,承办方热情接待,考虑周到,为我们成员尽情投入研讨活动做了许多充分的前期准备,在此,我要感谢武进礼嘉中心小学的领导和老师,向你们致敬,是你们给了我这样一个良好的“场域”,使得我在此次活动中收获颇丰,体验颇多。

要谈自己在本次活动中的收获,我想是多方面的:我刚进入校门,礼嘉中心小学的校园环境布置给我美丽的印象,富有时代意义的标志,崭新的教学楼、田径场、篮球场等;其次,校长的学校介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高瞻远瞩的办学理念,各方面取得的骄人成绩,不愧是一所实验学校;通过介绍教研组长唐老师,教学能手郑伟锋……,这一切无疑对于我来说,是我生活学习的榜样,也是我的追求;亲耳聆听他们的工作经历,对我来说也意味着一种收获;“工作室就是我的家”,李老师给了我们搭建了活动的平台,给了我们全体成员家的感觉,品位做人的道理,对我来说更意味着一种收获。

此次收获最多的:是邹美菊的《速度类练习》、郑伟锋的《快乐篮球》、周秀兰的《传接球练习》三堂小学体育主题单元(模块)教学研讨课,可以看到,三月的首次研讨活动如同季节一样带来了春天的气息,为我们此次“篮球模块教学研讨活动”带来了生机,充满了活力。下面以邹美菊老师的《速度类练习》谈谈我的收获与困惑。

【 收 获 】

1、本节课能更好地贯彻体育课程所坚持的“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低年级学生健康成长;激发了他们对《速度类练习》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体育练习积极参与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通过练习都受益,这是我最有感觉的地方,我们的模块教学设计研究是居于体育新课程背景下的策略研究,我们得牢牢把握新课程的理念命脉,来设计模块课堂教学,这是我们今后课堂设计的首选理念。

2、本节课以紧紧围绕专题《小学体育田径(径赛)类模块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策略研究》为研究设计背景,设计课的落脚点非常准确、贴切,以研究的课题带动课的研究,以课的形式来印证课题研究的方向及实施策略,这种研讨课设计思路是我们工作室今后其他教师上课的典范。

3、本节课的整体设计(教案设计 说课设计提纲)结构合理,清新流畅,五维教学领域目标以目了然,课的步骤设计合理,教与学的设计新颖、紧凑,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者在教法上主要设计运用了情景教学法,教者在体育课教学中,设置—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如“看谁反应快”--找 “家”找 “线”找“点”,使学生进入参与角色,旨在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通过趣味小游戏—踩脚尖,提高学生学习的情绪,游戏“星光灿烂”,让学生通过教师讲解,合作体验,自然而然“身临其境”,--追逐滚动的皮球,加深对教学内容快速跑的动作理解,加快对快速跑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达到课的最佳效果,实现课的预计目标。

4、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儿童的学习兴趣,鼓励儿童的合作学习,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教师应该采取一切可能的办法来激发儿童对知识和学习的强烈愿望,引导他们学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主动意愿行事,如“星光灿烂”学生两人的合作学习,有时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干”,有些自主学习的味道。此处运用得很好!很值得我借鉴。

5、整堂课下来呈现了些有效性,是一堂比较成功的体育课研究课,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体现了一种水平。有了课前的前期设计,后期结果发挥出应有教学效果,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此类学习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采取一些调控措施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优化的过程。学生受到效果也就越好。

6、语言精练,特贴切低年级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教师充满儿童化口吻,一问一答,相映成趣,使课堂充满活力。这是我最可以学习的,也最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学用的地方。如:

师:“谁的嘴巴先闭紧?”

生:“我的嘴巴先闭紧!”

师:“谁最神气?”

生:“我最神气!”

师:“谁最快?”

生:“我最快!”

师:“谁先站好?”

生:“我先站好!”

师:自己给自己加油!等等。

【 困 惑 】

1、我们还要重新审视新课程体育教学法的运用,常用的体育教学方法有:语言法(讲解、口令、指导、提示、口头评价、口头汇报、默念和自我暗示),讲解示范法,预防改正错误动作法,保护与帮助法,表扬鼓励法,完整与分解法,电化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法对每一位体育教师来说,已熟悉不过了,我们在此不做过多的介绍。但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人,教学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和第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如此次都运用了情景教学法,以此法来激发学生的运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奔跑能力,教师应当用故事情节或者语言片段来情景导入,通过铺垫来突现“情景”。

2、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并不少见,本节课是否采用了游戏化教学法,教师在教学中,是否有目的地把体育教材或教学内容游戏化,融人更多的趣味性、娱乐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获得知识、技术和技能,形成交往和合作的意识及行为。

3、说课提纲中(二、说教法、学法)说法值得审视,我的理解是:新课程的学法指导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我国课程改革中极力倡导的三种学习形式,教学方法有十多中新的教学法。学法中比较法、模仿法,等法有点不太了解。

4、注意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资源,如“美化校园”组织学生摆三角形,学生没有摆成教师期望的图形,我们应当怎样做,我在实际的教学中也会遇见这种现象,其实,对于课堂生成资源方面的经验我们很欠缺,我们应当时刻关注课堂中时常会出现的资源生成。

5、教师借班上课存在一些无法避免的客观因素。

以上是我从第一堂田径类模块教学《速度类练习》课上作的探讨,仅供参考,不妥之处请李老师及工作室的成员指点,不胜感激!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