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每日导读>>文章内容
在激情与梦想中前行
发布时间:2006-03-20   点击:   来源:推荐tqz   录入者:佚名


年复一年,交错于课堂与作业之间,粉笔与红笔交替磨蚀了青春与激情。梦想随着岁月乘风渐行渐远……偶读滕云的《在激情与梦想中前行》不禁感动于他的坚持与努力,用心之细微……推荐此文,愿与君共勉。

滕云,男,1963年生。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现任南京市江浦实验小学副校长。1996年荣获全国计划单列市数学赛课二等奖,连续两次获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评比一等奖。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师德模范、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南京市十佳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记者:怀着一份特别的敬意采访您,因为我知道您是高中毕业,没有经过师范教育的专业训练,就走上了教师的岗位。您从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成长为获得国家级荣誉的特级教师,靠的是什么?

滕老师:我17岁高中毕业那年,父亲正好退休,我就顶替父亲,在南京市江浦县(现为浦口区)一个偏僻的乡村小学——鱼山小学任教。从走上教师岗位的那一天起,我就立下了“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的志向。我自己心里很清楚,没有受过专业训练,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就必须发愤学习,比别人付出更多的代价。为了充实理论知识,我的业余生活就是读书,既阅读最新出版的教育理论专著或文章,也阅读已经成为历史的经典性教育文本。每本书刊,每

篇文章,我都仔细阅读,结合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认真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时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体会。20多年来,我共写了上百万字的学习心得。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调至石桥中心小学任教。因为教学成绩突出,学校推荐我参加南京市教研室组织的青年教师数学培训班学习,时间两年。这是我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起点,我非常珍惜这一宝贵的学习机会。那两年,我每天清早都赶乘早班车到南京,从没有迟到过,学习特别刻苦用功。当时南京市教研室的教研员韩素珍老师,被我的吃苦精神所感动,非常关心我,多次到学校听我上课,并对上课的情况进行详细评点。大量的阅读开拓了我的眼界,名师的引领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1986年开始,我参加了为期5年的人教版教材实验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1989年,我在《小学数学教师》上发表了第一篇有关教学经验方面的文章。1996年,我作为南京市惟一的代表参加全国计划单列市教学竞赛并获得二等奖,课堂教学录像带由人教社录制后,公开向全国发行。近几年来,我的课堂教学走进了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夫子庙小学等一批省内知名小学。

记者:可以说,阅读、实践、反思在您成长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乡村学校的教学经历,您在教学中非常善于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并在转化学困生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请您给我们谈一谈这方面的做法和体会。

滕老师: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全面、生动、和谐的发展,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然而,在积极深化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时常发现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紧张、学生自主意识淡薄等现象仍很突出,特别是在乡村学校。这充分反映出,一些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还没有完全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中;b的教学观,还没有完全摆正师生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师生关系是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我

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告诫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应该尊重学生,发扬民主作风,以平等的态度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

第一,尊重学生,首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就要把学生当作与自己地位平等的人来看待,尊重他们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对待生理有缺陷、学习或生活有困难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尊重,保护这一类学生脆弱的自尊心。对学生在课堂中诸如发言出错、题目做错等问题,教师不应粗暴训斥或讽刺挖苦,而应循循善诱,帮助学生从根本上找出错误的原因,从而纠正错误。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我常采用“先进行情感投资,建立浓浓的师生情;再补自信心和学习方法;最后补知识”这一转化后进生的方法。四年前我接手一个新班,当时班上一个女生性格内向、,数学每次只能考二十来分,家长不是打就是骂,学生对学习毫无信心。我多次与家长沟通,·并在放学后将这个

学生领到自己家中耐心辅导她。做完作业后,让她和自己的孩子玩,鼓励她增强信心,看到自己的长处,做好每一件事。一学期后,这个学生考试及格了,连家长都感到很吃惊。这样的关心和辅导,既提高了学生的成绩,同时又保

护了学生的自信和自尊。

第二,尊重学生,要尊重不同学生多样的学习需求。众所周知,学生由于遗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后天存在各方面的差异。反思过去教育中的弊端,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教学中的“一刀切”,其结果是学有余力的学生吃不饱,失去学习动力;学习困难的学生吃不了,失去学习信心。多元智力理论认为:学生与生俱来就不相同,他们都有自己的智力强项,都有自己的学习风格,教育如果考虑这些差异,考虑学生个人强项而不是否定或忽视这些强项的话,以最大程度的个别化方式来进行,那么教育就会产生最大的功效。加德纳认为多元智力观的核心在于认真地对待个别差异。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教育,从而使每一个层面的学生都有所发展。例如,教学中的提问、作业设计要体现差异。教师的提问有难有易,学生的思维有优有劣,这就要求教师应十分注重答问对象的选择。练习的设计应体现弹性要求,允许成绩一般的学生只完成基本题,鼓励成绩优良的学生在完成基本题的基础上适当选做稍难的题,让各类学生都能解决适合自己的问题,都有尝试成功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都有所发展。我在教学乘法分配律后,设计了如下一组练习题:

(1)102X26 (2)78X25+22x25

(3)13X99 (4)104X28—28X4

(5)99X54+54 (6)36X720+640X72

这6题分为三个层次:前两题为基础题,中间两题为变化题,最后两题为发展题。练习要求是只要完成前四题,选做后两题。这样安排练习,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既可使后进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又可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能灵活运用知识。从反馈的情况看,大部分学生除了完成必做题之外,还完成了选做题。

第三,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所显示的灵性是独特的。在我们的教学中,常会遇到一些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理解之深刻,思维之巧妙,让教师惊叹不已。例如,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时,我设计了如下

的练习题:星期天,六(1)班全体师生45人去公园游玩。个人门票每人25元,团体门票满50人八折优惠,六(1)班师生进公园要花多少元?请设计出一种购票方式并说说自己的想法。学生们设计出了许多购票方式:(1)每人25元,正常交费,25X45二1125(元),理由是公园收入不景气,我们要为公园创收尽一份力;(2)按50人买团体票,然后再卖出5张票,50 X(25 X 80%)—25 X5二875

(元),理由是这种方法最省钱; (3)在公园门口找5个合伙人,买团体票,45X(25X80%):900(元),理由是大家都得益;(4)在其他班级找5个贫困学生一同游玩,50X(25X80%):1000(元),理由是既比较省钱又做了好事……面对学生们创造出的闪耀着智慧火花的设计方案,我都给予了赞赏。

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教师无论在学识上还是思想上,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完全可以从自己的教育对象身上吸取营养。看不到这一点,妄自尊大,就不会真正地尊重学生,就谈不上教育学

生。对于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的智慧,教师要毫不吝啬地说:“老师不如你,老师要向你学习。”这既是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快乐,获得更大的学习动力,更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尊重。

教师尊重学生,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教师的爱戴和尊敬,从而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效其法”。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卓有成效地教育学生。

记者: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火如荼。您作为特级教师一直活跃在课改第一线,多次为全市教师上示范课。在课堂教学中,您是如何体现课程改革理念的?

滕老师:本次课程改革提出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需要教师认真研读、揣摩、领悟,并以自己的智慧创造性地将这些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的、与学生经验相适应的操作行为,追求理想的教学效果。我的课堂教学主要以三方面作

为突破口。

第一,着力捕捉具有生活性、开放性和应用性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学习的直接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优质的学习资源在引起、鼓舞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激发、保持学习的积极性中起着巨大作用。教学实践表明,在教学中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将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变为主动参与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养成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沟通、主动应用的习惯。例如,我在教学“平均数的意义”一课时创设了如下情境:“我们已经学习很长时间了,大家休息一下,好吗?哪位同学来唱一首歌,让我们欣赏欣赏。同时,我们请几位听课的教师作为评委给这位小歌手现场打分。”

教师打分如下:

8分

5分

10分

9分

7分

9分

8分

怎样计算小歌手表现的平均分呢?学生们列出了两种算式:(8+5+10+9+7+9+8)÷7和(8+9+7+9+8)÷5。通过计算结果的比较和讨论,学生对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有了进一步理解,而且知道为了防止人为因素对比赛结果的影响,使比赛更加公平、公正,通常用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的方法来求平均数作为歌手的成绩。这一问题情境也初步让学生感受到了极端数值对平均数的影响。

在教学中善于捕捉具有生活性、开放性和应用性的学习资源,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可以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充分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注重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行体验和感悟,促进学生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反思过去的课堂教学,教师们已经认识到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与态度。例如,我在教学“认识厘米”一课时,设计了如下两个操作活动:

1.出示一张24厘米长的纸。要测量这张纸的长度,这个直尺只有20厘米长,谁有办法量出这张纸的长度?先让学生动手尝试测量,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学生探索出了不同的方法:第一种是用直尺量一次再接着量一次,然后把

量得的长度相加;第二种是把纸对折后再量,然后把量得的长度相加。

2.出示一本数学书。要测量这本数学书的长度,直尺不够长,应该怎么量?让学生动手测量数学书的长度,并组织学生交流。表面上看起来,测量数学书的长度这一活动.似乎与上一个活动的要求没有区别,但是,安排这样的活动至少有三个意图:一是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形成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二是让学生体会要根据不同问题的特点,想出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具体情况要具体对待;三是学习资源还体现了一种意境,即课本是我们学习的好朋友,我们要倍加珍惜。量数学书的长度,不能采用对折量的方法。

第三,巧妙创设利于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素材和时机,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传统教学中,学生依靠自主探索、社会调查、集体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的机会很少,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学生习惯于被动听讲,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创新精神都不能得到有效地培养。所以,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利于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素材,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时空,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学习经验,从而增强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例如,我在教学四年级“用字母表示数”时,出示了如下一题:根据所给条件,你能想出哪些用字母表示的式子,并说出表示的意义。一本练习本x元』、明买了10本,小强买了凸本。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想出一些含有字母的式子:10x,占x,lOx+bx。明确这些字母式子的意义之后,还有一部分学生仍在小声自言自语:小强买的6本到底比小明买的10本多还是少呢?这样的疑问就为后面的合作交流打下了基础。经过讨论,他们一致认为:lOx-bx表示小明比小强多用多少元,但6要小于10;bx-lOx表示小强比小明多用多少元,但厶要大于10。进而学生进一步明确:用字母表示数时,要注意字母表示数的范围。可见,巧妙地安排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有利于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从而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记者:您的成长经历对许多教师尤其是条件艰苦的农村教师一定有很大的鼓舞与启发。最后,请您对促进农村数学教师的成长提几点建议。

滕云:回想自己走过的路,所有成绩的取得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更多的是组织的培养和教育。农村教师不要怨天尤人,不要自暴自弃。今年春天,江苏省委、省政府在南京隆重召开了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要大力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努力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这充分说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我们广大的农村教师,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确立好自己的人生目标,努力工作,勤奋学习,在农村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也一样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农村教师要努力夯实自身的根基,修炼好自己的学识和师德修养。要像深深扎入土壤中的树根,努力吸取充足的水分和营养,不断发展自己、壮大自己、丰富自己。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我们都要怀揣激情与梦想,勇敢前行。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