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16分)
1、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 不能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不能用手触摸 镜和 镜。
2、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地下以及 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 、 、 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3、火山是地下熔融的 沿着 的薄弱地带喷发形成的。
4、紫甘蓝水遇到碱性物质会变 色,遇到酸性物质会变 色。含有维生素的蔬菜、水果是 性的物质,家用清洁剂是 性物质。
5、“遗传学之父”是奥地利的 ,我国的 被称为“水稻之王”。
6、 一种特别的收集证据的方法,它是通过我们自己创造条件,收集事物 的证据。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在括号内打“×”。每题2分)
1、第一个揭开水中有微生物的生物学家是荷兰的列文虎克。 ( )
2、做酸奶的最适合的温度是25—30摄氏度。 ( )
3、霉也是一种微生物,青霉素是英国的弗来明发现的。 ( )
4、红细胞会与进入人体的病菌展开激战,“脓”就是死亡的红细胞。 ( )
5、2005年10月12日,杨利伟、聂海胜两位宇航员乘坐我国自制航天器“神舟六号”绕地球飞行五天,成功完成本次航天任务,安全返航。 ( )
6、“改造沙漠” 、“围湖造田”都是有益人类的地表改造的行为。 ( )
7、杜鹃花喜欢酸性土壤,竹子喜欢碱性土壤。 ( )
8、双胞胎兄弟长相完全一样,所以他们之间没有变异的成分。 ( )
9、用眼不注意会形成近视眼,将来也会遗传给下一代。 ( )
10、假设的依据往往来自已有经验,但经验也可能造成假象。 (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
1、发明地动仪的我国古代科学家是( )。
①祖冲之 ②张衡 ③蔡伦 ④沈括
2、下列微生物中,属于真菌的是( )。
①草履虫 ②大肠杆菌 ③啤酒酵母菌 ④艾滋病毒
3、红细胞的形状是( )
①长方形 ②不规则形 ③棒状 ④扁球体
4、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是( )在1957年发射的。
①中国 ②前苏联 ③俄罗斯 ④美国
5、下列物体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①水结冰 ②盐溶解在水中 ③铁钉生锈 ④鸡蛋煮熟
6、“大陆漂移说”是科学家( )首先提出并进行证明的。
①魏格纳 ②哥伦布 ③麦哲伦 ④沈括
7、1976年7月我国( )发生了7。8级大地震造成巨大人员伤亡。
①河北唐山 ②台湾 高雄 ③山西 太原 ④河北 石家庄
四、问答题
1、“地球本身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加上太阳的照射和吸引,经过风、流水、冰川、海浪等力量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结合《地表的变迁》一课举例说明你对这段话的理解。(6分)
2、请说明谚语“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句话描述了怎样的生物现象?并写出一句反映相同现象的谚语或俗语。(6分)
五、实验题(第1题18分, 第2题20分)
1、就“蚂蚁是靠什么来认路的?”这一问题完成下面的假设表格。(18分)
假设
|
假设依据 |
寻找证据的办法和途径 |
1 |
|
|
2
|
|
|
3 |
|
2、就“哪些因素会导致面包发霉?”这一问题,按步骤完成研究的实验设计。(选假设中的一种加以研究,20分。)
第一步:研究问题: 。(1分)
第二步:提出假设: 。(3分)
第三步:条件控制:不变的条件: ;(3分)
改变的条件: 。(3分)
第四步:实验步骤:(可用图文表述,7分。)
第五步:结论: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