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教学管理目标的重新认识和重新定位
要从根本上转变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管理目的与任务观,形成“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将教学管理作为基于人、为了人、提升人的有效方式和手段,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与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业教学管理的根本任务。要确立起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充分发展、多方面发展的教学管理目的与任务观,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管理、活动课程的管理、学生成绩管理、学生档案管理等制度建设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是限制、阻碍和损害学生的发展;适应新课程对教师专业发展所提出的更高要求,要确立起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管理目的与任务观,教学管理要促进学校全体教师的教学共同愿景的形成,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教师教学个性的形成提供条件和平台。教学管理目标的重新认识和定位,要适应和促进学校具有更大的课程自主权和教学创新权的新形势,要把握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发生重大转变的机遇,从而将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学校学习型组织的建设统一在管理目标内,突出教学管理的人文关怀,体现教学管理的人文精神,推进学校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教学管理内容的重新认识和重新定位
适应新课程的实验与推广,要拓宽教学管理的内涵,进一步明确目前阶段教学管理的难点和重点,在国家课程的管理上,不仅要规范地实施国家课程,而且要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要将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的开设、组织和实施,纳入教学管理的视野,放在教学管理的重要地位。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为课程改革的热点和难点,同时也存在着大量认识与实践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也需要加强教学管理。要将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教学管理的重大主题,鲜明地体现在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上,尤其是课堂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上。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学校教学管理的空白,要在课程资源管理的框架内建立相匹配的教学管理程序。
第三,教学管理模式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
要彻底改变以“规范”和限制为基本模式的教学管理,形成以学习、研究和探索为主要方式,以学习型组织和制度的形成为重点的教学管理模式,通过学习和研究来促进教学,提倡教学共同体的价值认同、经验分享、情感体验、成就激励等。要将管理目标与管理过程有机统一起来,不仅关注教学结果,更要关注教学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就,更要关心学生的整体发展,不仅要关注教师的学科教学水平,更要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要通过教学管理模式的改变,有效地促进学校教学研究氛围的形成,教学研究制度的形成,教学研究共同体的形成,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全面提高。
要将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作为推进新课程的重要任务,作为教学管理体系重建的核心,制度建设直接关系着理想的课程能否变为现实的课程,关系着学校和教师的日常教学生活,关系着学校新型教育文化的建设。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