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工作将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转变教学观念,从规范入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课程改革实验,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以全面提高本组语文教学水平及语文教学质量。 [具体目标]
1继续培养学生对汉字的浓厚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会使用字典、词典;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2继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借助字典、词典和自己的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诵读优秀诗文,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4留心周围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能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并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注意文章的新意。 5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能清楚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具体安排]
1长期的、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把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纳入教学的重要议程,渗透到具体的教学行为中。教学中更应该严格要求,训练到位,经常抓,抓经常。指导学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积极发言、专心倾听、勤于朗读和背诵、乐于课外阅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等习惯落实到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落实到学生学习活动的各个方面。比如每天安排20分钟的写字教学,钢笔字和毛笔字交替进行。 2注重学生的积累。针对课文,选择好的篇章词句进行背诵和复述,强化训练;充分利用新补充阅读的教材,利用早读课进行朗读训练;每天利用班级的图书角,学校图书馆的开放日,重视课外的阅读和积累;利用夕会课交流成语和美文欣赏;做好每周的摘抄,积累好词好句,保证他们有足够的语言储备。 3实践是检验课改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唯一途径。本学期要围绕“革新教法,学法,提高课堂效率” 通过实践课,实验课,汇报课,研究课,借班课等一系列活动,发挥骨干作用,集集体智慧,提高实践水平,提高研究质量。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层次,全方位地实施课改,扎实教学,提升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努力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开学初,我们就要把教材研究透,对知识性较强的课文,课前就指导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收集有关的资料,拓宽知识面;对一些离学生实际生活有一定距离的课文,教师尽自己的所能找些或制作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帮助;对一些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的课文,教师应与其他学科老师达成统一,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互相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眼界,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5抓好写作的其始阶段,三年级是孩子真正走上写作道路的关键。本着“课程标准”改革作文教学的精神,我们在习作的设计上努力体现“多情趣、多实践、多探究、少限制”的原则,在一、二年级做得较为成功的基础上制定新的目标:认真实施小组日记,注重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四人小组,自由组合,自由命名,随机协调,轮流互写,写完后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写下成员们的感受,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分享快乐,追求资源共享;安排一些小练笔,有的是利用课文内容,练习改写,如《航天飞机》,有的可以学习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如《石榴》,有的可模仿课文的段式写话,如《东方之珠》,有的可进行句式的训练,如比喻句等;认真指导教材上每单元的习作练习,以习作中的范文为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摸索出一些写作的规律。 2004.8.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