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要工作:
(一) 创建学习型“青年文明号”,更新观念,努力提高整体素质。
1、继续加强、健全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制度,加强理论学习的指导,认
真组织好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用先进教育理念支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继续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标准》以及傅道春编著的《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袁振国主编的《教育新观念》等教育论著。
2.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反思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总结经验,分析时弊与暗忧,寻求相关策略。在认真参加市新课程、新教材教法研讨活动的同时,组织教师积极探索,抓住课程改革的本质,深入课程改革的研究,避免华而不实。
3.继续组织全校青年教师参加省教育厅主办的“教海探航”征文活动,要认真组织一批有较高理论水平,又能联系教学实际的高质量的论文,保持我市在全省连续多年的优势。 4.组织教师认真参加学校每周三的政治和理论的学习。充分发挥两周一次
的教研活动的作用。教研活动要做到有组织、有内容、有准备;有目的、有交流、有收获,不流于形式。
5.在学习理论、总结经验基础上,组织教师进一步开展教改实践,撰写教
育教学论文。本学期将继续组织参加省、市“教海探航”征文活动。
(二)以实施课程标准为中心,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1、认真组织教师学习讨论市教研室修订后的学科教学常规,并加强教学常规的执行和管理。要使常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又有利于教师的创新和发展。
2、进一步重视写字教学,不仅是低年级,还要重视中、高年级的写字教学;不仅是要大面积的提高写字教学质量,还要重视对书法有兴趣的学生的培养。组织教师参加市写字教学经验交流会,提升我校写字教学水平。
3、要重视对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继续朗读教学的研究,特别要加强对作文教学的研究。本学期要积极参与《新文笔》征稿活动,和市“六、一”作文比赛。(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4、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市教育局的精神,认真研究学生学业评价的改革,
特别是考试的改革,认真做好毕业班的有关工作。
5、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减负”精神。指导教师严格按“大纲(试用修订版)”
的要求进行教学,坚持杜绝随意加快教学进度、拔高教学要求,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现象,为学生轻松高效的学习创设宽松的环境与条件,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较好的基础。
(三)重视课题研究,提高研究水平,深化课程改革。
1、认真围绕市小语会、青语会课题“转变学习方式,提高语文素养”,加强教学研究。要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全面、准确、深入地理解和实践。一定要通过学习方式的转变,来达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2、认真制定、严格执行教研组三年发展计划,建设研究阵地,激发每一位教师参与的热情,共同努力,形成一批有一定推广价值的教学研究成果,出好课、出人才。 3、年级研究制定学习习惯的培养计划,制定具体研究策略,认真实施,并
在学期中通过开放活动对研究方式和结果有所体现,期末能拿出较为行之有效的成果。
4、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为每位教师参谋、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计划。市
级、校级的语文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上好示范课;教学能手和教坛新秀多上研究课,力争每年在省、市级教育刊物上发表1—2篇有质量的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或在省、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鼓励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地磨练自己,主动抓住机会锻炼自己、展示自己,为自我专业成长寻找空间。举行全校青年教师习作教学观摩活动,进一步促进全校习作教学的研究和改革,推选教师参加市、省习作教学观摩活动,加强与其他学校之间的交流。认真组织实验教师参加市级培训工作。尤其是课改年级及省编教材任教教师的培训,二、六年级教师定期参加教学培训和研究活动,在参与培训和承担培训活动的过程中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四)提高常规工作质量,增强服务意识和管理意识。
1、加强对考试的研究,根据新的形成性测试意见,组织教师选好内容、形
式多样地做好经常性的单项检测活动。期中组织相邻年级之间相互出卷,增进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对当前学生发展方向的把握、教师间的合作交流。
2、组织“小学毕业考试(包括择校学生素质检测)” 研讨活动,分析2003
年小学毕业考试(择校学生素质检测)命题的基本情况,针对我校教学实际,就考试形式、内容、命题基本原则等进行认真研讨。
3、结合我校作息时间的改变情况,在“减负”精神的要求下,探索提高课
堂教学单位时间内的效益的有效方法,寻求备课、作业轻负担、高效率的有效措施,不断提高教师水平和管理水平。
4、组织好有关学科竞赛。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打印文档